少年與“地貧”的博弈
“身體給了我警訊”
和與生俱來的疾病纏斗多年后,
醫學生翟文波終于在25歲這一年,
迎來了希望的曙光。
去年,年輕的身體發出了警訊——
皮膚出現黃褐斑,
心臟也變得愈發沉重起來,
多看一會兒書、多爬幾階樓梯,
都會讓他感到多一分的疲憊,
“胸口像被堵住,呼吸不過來?!?/span>
有時候,輕松的一級臺階對他而言卻異常艱難
需要喘息的不僅是身體,還有重壓下的精神
和很多比較嚴重的中間型
β-地中海貧血患者一樣,
翟文波需要經常到醫院輸血以改善癥狀。
但也就在這個過程中,
外來的鐵,逐漸覆蓋多個身體器官——
由于人體沒有生理機制主動清除多余的鐵質,
長期輸血治療所帶來的鐵會沉積在體內,
如果不做好“祛鐵”就會導致鐵過載。
心臟愈發沉重,心境也沉入谷底
正常人,
血清鐵蛋白含量應該在500ng/ml以下。
而此刻,
他的體內血清鐵蛋白含量高達8000ng/ml。
翟文波知道,如果再不改變,
鐵過載所帶來的器官功能異常
將會給自己造成嚴峻的后果。
“這是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改變機會?!?/span>
“到那個時候就來不及了”
從出生開始,
翟文波每個月都要住院輸血。
在很多個寒暑假、春節,
一直要住到第三天、第四天,
才能排到那份寶貴的血包。
“等待輸血”,仿佛是生命的“預設置”
目前,根治“地貧”的唯一手段
是造血干細胞移植,
但高昂的費用、配型的失敗率
讓很多家庭望而卻步,
只能依賴持續地輸血。
翟文波在病房里看到,
那些重型β-地貧患者
“一周就要輸一次,臉色蒼白、身體虛弱,
嚴重的人長期無法下床正?;顒?,
甚至隨時會有心臟負荷過重而猝死的危險?!?/span>
“患上地貧”,給人生增加了更多難關
而像他這樣的中間型β-地貧患者,
也得提防深藏不露的敵人——
盡管對輸血依賴的程度相對較小、
生活自主性更強一些,
但因此也更容易忽略規律性的輸血
和規范化的祛鐵治療。
這正是翟文波這幾年所面對的,
因為長期管理不規范,
身體狀況正隨著年歲的增長而衰退。
長此以往,像他這樣的中間型β-地貧患者
在年紀漸長之后,可能會演變成輸血依賴型,
“到那個時候,想要再回頭就來不及了……”
獨自凝望的時刻,少年在期待改變的發生
“它,是我反攻的武器”
當潛藏的敵人逐漸清晰,
少年的選擇是——
接受專家的意見,依賴醫學創新的力量。
去年開始,他暫時放下立即就業的計劃,
開始接受系統規范化的治療,
開始了和“宿敵”的新較量。
不再忽視的“規范化治療”,重燃少年的斗志
在這場與地貧的戰斗中,少年并不孤獨。
周期性的治療,
讓他和醫生護士處成了朋友,
而醫學生的背景,
則讓他對創新療法的進展更為渴求和敏感。
大學圖書館里血液期刊專區,
成了他攫取最前沿疾病知識的圣地;
醫生推薦的創新療法,
他總是毫無猶疑地渴望嘗試。
日新月異的創新療法,堅定少年的信心
“當你全心全意地想做一件事時,
全世界都會來守護你?!?/span>
今年1月,
全球首個且目前唯一的紅細胞成熟劑1
在上市7個月后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讓這位學醫的少年
迎來曙光、有機會“收復失地”。
紅細胞成熟劑,是少年反攻的“武器”
“它能讓你體內
原本不成熟或不健康的紅細胞變得更成熟,
讓骨髓造血功能得到改善。
慢慢地,
我們的輸血、祛鐵的間隔時間可以變長,
等于相對降低了依賴性?!?/span>
這位醫學生用一種盡可能形象的說法來解釋。
創新療法的守護下,
少年發起了反攻。
這次反攻,他有“長矛“,也有”后盾“
“讓更多人收獲新生”
在南寧見到翟文波時,
他依舊比同齡人看著瘦弱,
但面色和體力有了明顯的改善。
現在的他偶爾會走到籃球場上,
用比普通人和緩的奔跑、投籃,
宣告自己對未來的期待。
每一次投擲,都是對“生命不息”的宣示
如今在醫院,
翟文波也成了一個“小明星”,
把自己整理和記錄的
治療經驗和創新療法知識,
毫無保留地分享給病友,
“帶領”他們一起加入這場和命運的戰斗。
每一頁筆記,都在拓展“創新療法”的足跡
曾經住在鄰床的一位29歲的姐姐,
就是受他影響,
也開始接受紅細胞成熟劑的治療。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
她的臉色跟鐵一般黑,
最近她來病房串門,
已經白得快要讓我認不出來了!
這個過程讓翟文波感到滿足,
“如果我能讓更多的人知道
創新藥和規范化治療的重要性,
就會有更多病友收獲和我一樣的新生活?!?/span>
“手護生命的守護”
作為十足的“二次元迷”,
翟文波最喜歡的一部動漫作品中,
曾講述過一個少年不懈戰斗的故事,
“幫助弱者是生而為強者的責任?!?/span>
動漫里,主人公最初也是弱者,
幾經歷練,成為妹妹人生中的那個守護者。
每一筆漫畫,都飽含對“守護“的渴望與信念
從來沒有任何時刻像現在這樣,
讓翟文波感到自己正在接近漫畫中的主人公。
從忽視規范化治療的患者,
到受益于創新藥物發展的人,
再到成為β-地中海貧血疾病科普的“宣講人”,
他正一步步地實現自己當初報讀醫科的初衷。
生命的“甜美”正在逐漸蔓延
每個人都有想要去守護的人,
而醫學創新就像一雙無形卻有力的手,
守護著無數渴求燦爛生命的人生,
它給予不服輸的少年
漸漸掙脫“血紅蛋白”之困的底氣,
也讓他多了一份守護他人的勇氣。
從被守護的人,成為守護他人的人,
翟文波說,
自己現在最渴望的是能加入地貧患者組織,
“讓守護的力量在我們彼此之間傳遞?!?/span>
“手護”的光芒還會不斷涌現
參考資料:
1.http://dzb.rmzxb.com/rmzxbPaper/pc/con/202206/22/content_26366.html
注: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健康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