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晚期胃癌,守護下的重生之旅
如果不是事先知情,
你很難相信,
眼前這個嘴角時常掛著笑意的阿姨,
一年多前還躺在病床上,
被確診為胃腺癌晚期,
生命危在旦夕。
這一年多,
她經歷的“重生之旅”,
是醫學創新所帶來的“奇跡”,
更是一個關于守護的故事。
“只有一個月了”
“可能只有一個月了,
大概到中秋前后……”
外科醫生告知李鳳霞丈夫這句話的時候,
是2022年8月中旬。
“晚期胃腺癌并多發淋巴結及腹膜轉移……
復雜的疾病名和倒計時般的診斷結果
像一道閃電,劈中了他。
這一年的中秋節,是9月10日。
冰冷的診斷書,猶如一道晴天霹靂
醫院的走廊,
此刻長得仿佛沒有盡頭。
他想不通,
一向健朗的妻子才剛退休,
正是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
怎么會突然檢查出這個病。
無助和迷惘在這個家庭中蔓延
擦干眼淚,深呼吸
他知道這一刻,
自己絕不能讓妻子看到自己落淚。
藏起診斷書后,他故作輕松地走進病房。
望著此刻病床上那個結伴一生的妻子,
他腦海里只有一個堅定的聲音:
“不管怎樣,就是要治?!?/span>
“只有一個月”的宣判,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第一次覺得活著這么難”
住院的頭兩周,
李鳳霞躺在外科病床上,
身上開了許許多多道口子,
插滿了引流的導管和袋子。
那個時候,
胃腹部的嚴重不適已經讓她無法進食,
“吃什么吐什么,
有時甚至干嘔到膽汁都出來了?!?/span>
全靠營養液維持生命的她,
肉眼可見地一天天虛弱下去。
無法吃飯的痛苦令身體和精神都難以忍受
原本寄希望的腹腔熱灌注手術,
也因為病情過于危重,
術后風險過高而最終放棄。
已經躺上手術臺的她,
不得不重新回到病房。
一向樂觀的李鳳霞,
雖然不清楚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
但無法進食的痛苦和持續的保守治療,
讓她背著家人偷偷攢下了安眠藥……
對于她來說,人生五十幾年來,
“第一次覺得,活著這么難?!?/span>
“我真的能吃下飯了!”
“我現在能夠坐在這里
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
全都感謝醫術精湛的肖主任!”
談到病情的轉機,
李鳳霞不禁熱淚盈眶。
外科手術無望后,
她在權威專家的推薦下
轉入廣東某醫院的內科肖主任處
接受進一步治療,
命運的齒輪自此開始了轉動。
剛到內科的第一個月,
她接連做了四次化療 ——
長期以來,
化療都是晚期胃癌患者的
一線標準治療方案,
但是單純的化療療效較為局限,
中位數生存期通常不超過一年,
很多癌癥患者在得知無法手術去瘤后
往往會徹底失去信心。
頭發脫落、無法進食,
再加上不可測的未來……
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折磨,
也讓李阿姨幾度灰心。
無數次在希望和絕望間徘徊
雖然家人的鼓勵
時常在放棄的邊緣把她拽回來,
但真正讓李阿姨重燃希望的,
是創新療法帶來的切實改變 ——
在肖主任的建議下,
她接受了PD-L1檢測,
并成功使用上了國內首個獲批
用于晚期胃癌一線治療的免疫療法。
這是目前首個經全球III期臨床研究證實1,
聯合化療一線治療晚期胃癌
可帶來顯著總生存期獲益的PD-1抑制劑。
雖然聽不懂也記不住
這些復雜的療法和原理,
但“仍舊有藥可試”
成為了無法手術的她要用力握住的“稻草”。
她和家人至今還清晰地記得,
在使用肖醫生推薦的方案15天后,
她居然如愿地慢慢恢復正常進食了。
這在健康的人身上再平常不過的事兒,
對于當時的她而言,
是個天大的轉機 ——
“半個月前肖醫生跟我這么說的時候,
我們家誰都沒有當真?!?/span>
恢復進食意味著“生活又回來了”
日子很快到了中秋那一天,
在這個原本被判定活不到的日子,
李鳳霞和家人一起,
守著新出現的希望度過了。
“彼此都不知道的細節”
住院的這段時光,
李鳳霞并不是“孤軍奮戰”。
丈夫日夜陪伴在側,
妹妹每天都會來醫院看她,
拉著她聊家常、憶往昔 ——
希望生活里微小但珍重的希望
能夠給予她更強的求生欲望。
化療的時候,她頭發掉完了,
妹妹當天就送來一頂帽子,
那頂漂亮的帽子,
她到現在還會經常戴。
家人,是她最厚的鎧甲
家人的陪伴和守護,
給了李鳳霞很大的力量。
也正因為這樣,
即使在最難熬的時候,
她也幾乎從不在人前落淚,
用微笑掩蓋時而出現在心間的彷徨和惶恐。
笑容,是她對家人的“守護”
家人和她之間心照不宣的默契,
陪伴彼此度過了
驚心動魄又峰回路轉的50多天,
從一度治療無望,到順利出院,
她說:
“我的父母和孩子都不是很清楚我的病情,
很多事情如果不是現在一起聊起來,
甚至我和老公彼此間都不知道這些細節?!?/span>
愛與美好,藏于生活無聲處
“在手護中走過更長的路”
一年后的今天,
李鳳霞說,
自己比以前吃得更多了,
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好,
日子慢慢回到了原本的軌道,
買菜做飯、看書品茶、逛街出游,
“我感覺自己和正常人沒兩樣!”
恢復自己熟悉的日常
生活從灰暗變得明亮
雖然每半個月,
她還是會和先生一起,
或者獨自前往醫院復診、繼續免疫治療……
但是這樣的生活
已經不會像過去一樣影響她的心情。
從無法手術的絕境,到免疫治療下的重生,
再到縮瘤后無進展的維持治療,
基于免疫治療的方案
突破了傳統化療方案的桎梏,
讓晚期胃癌一線治療
“無藥可用”“無計可施”的困境成為過去式,
“把胃癌當作慢性病管理”
在李阿姨身上成為了現實。
再次前往醫院,也不再讓她心焦
因為她知道未來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家人守護至親,
父母守護孩子,
醫生守護患者,
李阿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愛護她的人。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想要守護的人,
而醫學創新的進步,
如同一雙充滿力量的手,
托起“守護”的希望,
成就“手護”的健康 ——
讓生命在守護中重生,
讓愛在守護中延續。
李阿姨說,
“未來,還有更長的路
等著我們一起走過……”
“手護”生命的守護
參考資料:
1.http://www.jksb.com.cn/html/news/knowledge/2021/0901/172731.html
注: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熊貓和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