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新開端丨一位重度銀友終于打破十年苦循環

無止“凈”的循環

40歲開始,

葉旭陽(化名)的生活陷入了一種苦循環。

居家治療、住院治療、銀屑復發;

治療、住院、再復發。

難耐的瘙癢、開裂的皮膚,伴著他每晚入眠;

紅色的斑塊、滿床的銀屑,開啟他每個清晨。

常年用長袖、帽子和口罩覆蓋住皮損,葉旭陽自稱是“套中人”

泡澡、光療、激素、甚至是民間偏方,

每次他都以為抓住了“救命稻草”,

但每次都以失望告終。

一管300g的凡士林,

他一周要用5支,一個月20支,

妻子一邊幫他涂藥,一邊忍不住抱怨。

他覺得自己不被理解,更不覺得對不起妻子,

有天,他甚至甩出狠話:“離婚算了”。

一個人默默咽下的,是面對“循環”的無奈。

不被理解的時刻,只有短視頻的聲音陪伴著葉旭陽

坐公交車時,

他很自覺地縮在最后一排的角落,

因為不想接觸到那些異樣的眼光。

在車間里,

無法忍受的癢意又不方便抓撓,

他被調離一線崗位,明知道是上級的好意,

但他想到“搞特殊”早晚會引人反感,

一咬牙辦了“提前退休”。

外出時,葉旭陽總是小心翼翼,“盡量不要影響別人”

自此,他的生活仿佛失去了時間的概念,

只剩下與銀屑循環往復的纏斗。

孤獨與寂靜中,葉旭陽一直在尋找循環的“出口”

無限趨“凈”的開端

2019年,對葉旭陽而言,是轉折的一年。

當重慶一附院醫生問他,

愿意加入新藥臨床研究嗎?

他想了想然后應下:“死馬當活馬醫吧?!?/span>

然后開始了針對

TYK2靶點的小分子藥物治療。

葉旭陽說,

“一天一粒,身上的銀屑在一點點減少,

日復一日,紅色的斑塊在一點點消退。

一個月后,覺得自己不疼了,不癢了,

效果出乎意料?!?/span>

用藥的第1年,他的皮膚無限趨“凈”。

高興之余,又害怕再次陷入循環,

于是乎,他在不少病友群里開始“潛水”,

試圖通過別人的分享找到“循環”的蛛絲馬跡。

看到有病友在用生物制劑,抱怨注射麻煩,

他忍不住沾沾自喜:

自己不要注射,只需每天吃一粒藥,

相比之下,口服的小分子靶向藥更方便。

用藥的第2年,他覺得自己跳出了循環。

“不掉皮屑了,想撓都撓不出來?!?/span>

葉旭陽把全身的“武裝”都卸了下來,

鴨舌帽、毛線帽、寬檐帽,

曾經的必需品統統被他淘汰。

他放心大膽地出門,在家附近修面完,

還會欣賞起鏡子里精神的自己。

和人近距離接觸不再是困難事

用藥的第3年,他重新找了份工作。

在家附近的幼兒園干起了保安,

那是他從前想都不敢想的崗位。

作為幼兒園的“門面”擔當,

每天守護小朋友上學放學,

他的笑容幾乎溢出保安室,

感覺整個人都變得年輕了。

對葉旭陽而言,現在的生活仿佛是循環過后的苦盡甘來

用藥的第4年,

首個靶向TYK2的小分子口服藥在中國獲批1。

葉旭陽由衷地高興:“新藥新開端?!?/span>

他希望有更多銀友能像他一樣打破循壞。

“這是我最好的年紀?!?/p>

 “凈”享暢快的未來

葉旭陽很滿意當下的自己。

一度要破碎的生活有了全新的狀態,

他買菜、挑菜、做飯,

不懼與人接觸,不畏遭人誤解,

做每一件事都充滿了干勁。

喧鬧與煙火氣回到了葉旭陽的日常

一度要破碎的家庭有了全新的面貌,

妻子守護他度過了最難的時光,

偶爾翻起舊帳忍不住扯他耳朵,

他覺得做“耙耳朵”也是種幸福。

“耙耳朵”在重慶方言里是怕老婆的意思

一度要破碎的希望有了全新的期待。

一家三口圍坐在飯桌前,

笑聲取代了曾經的沉默。

葉旭陽很想把這份來之不易的喜悅

分享給病友,

鼓勵他們一起走出循環,開啟人生新開端。

葉旭陽和妻子開始重新品味生活的酸甜滋味

談到未來,葉旭陽很堅定:

他希望能用被守護的心,

去手護那些曾守護他的家人與朋友;

也希望守護他生命的小分子靶向藥,

能手護更多像他一樣需要被守護的銀友們。

參考資料:

1.https://tech.cnr.cn/techph/20240108/t20240108_526551115.shtml

注: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牛吧新媒”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