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錚 | 1944年,楊剛在孟買

反復翻閱《葉芝詩論》,最感好奇的是,在孟買那夏秋之際,38歲的楊剛是否正處于命運的小徑的某個分岔點上……

責任編輯:劉小磊

著名記者楊剛(1905-1957)和她在《葉芝詩論》一書扉頁上的簽名。

2021年夏天,起念細讀一讀葉芝的詩,遂將葉芝的傳記、相關研究,連同詩集注本,搜羅了不少??上?,這個計劃尚未施行就擱置了。2023年歲末,友人寫就一部講葉芝的大著,囑為校閱,乃將這些蒙塵的書重找出來,略加檢視。

其中有一冊是大詩人路易斯?麥克尼斯(Louis MacNeice)的著作《葉芝詩論》(The Poetry of W.B.Yeats),牛津大學出版社1941年版。書名頁寫有三行藍色鋼筆字“一九四四年八月卅一日購于孟買Tajaposevala書店”,后署“晦晨”兩個字。

初購時,未暇留意“晦晨”為誰何。其實,只需上網一搜,就能知道這是有名的記者楊剛女士用過的筆名,1984年出版的《楊剛文集》里即收入一首題為《晦晨》的詩,寫于1940年。楊剛的筆名很多——事實上,“楊剛”也是筆名,她原名楊季徵,29歲時出版的譯著——簡?奧斯丁的小說《傲慢與偏見》——則署名“楊繽”,“楊繽”是她自就讀燕京大學就用開了的一個名字。

《楊剛文集》附錄胡繩、袁水拍的《追憶楊剛》一文,筆調近于官方定論,然公眾對楊剛的認知亦往往同此,故將記述生平的一段節引如下:

楊剛同志在三十年代開始發表詩歌、小說、散文。她協助埃德加·斯諾編譯短篇小說集《活的中國》,介紹魯迅、茅盾、巴金等作品到國外去。她為報紙寫國內外通訊、報告文學、社論,主編文藝副刊。在四十年代的新聞戰線、文藝戰線上留下了顯著的業績。她還在重慶、香港、美國的復雜艱難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