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冠軍楊威讓雙胞胎女兒在家上學:家庭教育可以平替學校教育嗎? | 快評
事實上,在現代社會“普魯士式”義務教育體系普及之前,家庭教育才是教育制度的主流,“家庭教師”也是中西方長期存在的一門職業,成為《紅樓夢》《新愛洛依絲》《傲慢與偏見》《簡愛》這些文學名著里的重要角色。上流社會依靠家庭教師完成子女教育,中下階層則憑借“父子相傳,師徒相傳”的方式進行教育。而即便在現代社會,國家也無法不留死角地保證不出現“義務教育的漏網之魚”。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原中國體操運動員、奧運冠軍楊威讓雙胞胎女兒在家上學”在網絡上成為熱門話題。據楊威自曝,本該上小學一年級的雙胞胎女兒目前暫時都在家里學習。他們制定了一份專屬課表,每一類課程安排一位家教老師,幾天下來“學習效率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根據楊威的說法,因為孩子去年生了好幾場病,于是他決定讓雙胞胎女兒暫時不去學校上學了,選擇在家上學。楊威還介紹,除了主課學習,楊威還會帶兩個女兒去練體操,“相當于一下午的體育課”。
消息一出,立即引發輿論場的熱議。有不少網友就表示“在家上學解放了孩子”,也有網友質疑此舉違反了義務教育法,質疑“在家上學”的合法性與可行性。這個議題值得進一步的辨析,只因“在家上學”存在兩個層次的問題:其一,相比于學校教育,在家上學的優劣對比;其二,面對在家上學的現象,應當如何應對與管理。
第一個層次,在家上學與學校教育的優劣對比。其實,如果不是因為“不去學?!?,作為“家庭教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