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平臺套路客戶為何成痼疾? | 快評
央視3·15報道稱,“優質的異性資源、零門檻的誘人廣告、言之鑿鑿的成功案例”,是婚戀平臺給自己立的“人設”。捏造符合客戶心意的“虛擬人”是一種,有人向記者反映“(通過平臺)確定戀愛關系,然后發現此男士并非單身”也是一種,還有一種就是類似酒托、飯托的“婚托”。
責任編輯:辛省志
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一個老問題:婚戀平臺套路客戶。記者先后通過珍愛網、世紀佳緣、戀愛課等多家婚戀公司的面試,臥底成為一名“婚戀紅娘”。執業前培訓,講師強調首先要“拋誘餌”,捏造符合客戶心意的“虛擬人”,然后通過一些方法把有錢的客戶篩選出來,利用人性的弱點,誘導客戶購買動輒上萬元的會員服務。
婚姻市場并不是一個男女雙方信息透明的市場,而是一個橫向看由大量碎片化的、彼此之間微弱聯系的地區性市場與局部市場+縱向看由各種分層市場與小圈子所構成的雜糅體,充斥著信息不對稱,參與者也不免過度高估或低估自己的實力與排序,由此產生的各種摩擦成本高昂。
參與的男女雙方各有自己的籌碼與實力。一般而言,在諸多男性籌碼中,社會地位、財富與陽剛之氣的權重比較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