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媽媽”杜素娟:從親密關系到自我價值,年輕人都面臨巨大難題

“其實沒有年輕人愿意跟父母疏遠,更別提斷掉,所以他們內心才特別糾結和痛苦?!?br />
“學生們總問我,老師我要不要考研,我要不要去競爭某個項目?萬一付出了勞動,沒有結果怎么辦?因為害怕失敗,害怕不能成功,結果連啟動都做不到了?!?/blockquote>

責任編輯:劉悠翔

如何理解現在年輕人的迷惘?被稱為“網絡媽媽”的杜素娟有許多觀察和思考。

杜素娟對此的關注很大程度上源于她的個人經驗。她是華東政法大學文伯書院教授,開設的中外文學課廣受學生喜愛。從1990年代末開始,杜素娟連續給本科生上了25年的課。學生們常給她寫郵件講自己的痛。有時一學期她能收到上百封長郵件,她花時間一封一封回復。

2020年之后,她在B站開設賬號講授文學課程,更有很多校外年輕人在她的后臺留言,聊人生,聊青春的痛。她發現,這其中,由不和諧的原生家庭關系、不健康的原生家庭氛圍造成的困擾,占了相當大的部分。

這幾年一個備受關注的現實是,在嘗試和解失敗后,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逃離原有的親緣關系?!皵嘤H”成了年輕人的一種現實選擇。到底為何會出現“斷親”?這背后的社會結構困境是什么?年輕人真的不需要親情了嗎?我們該如何理解兩代人共同承受的痛苦?

2024年2月,杜素娟發表對年輕人“斷親”的看法,主張認真聆聽年輕人“斷親”聲音背后的訴求。話題很快激起網友熱議,有人很認同,也有人認為“過于站在年輕人的角度”。杜素娟認為,這種熱議本身,就證明這是一個需要進一步討論的問題,于是決定跟南方周末做一次深入探討。

杜素娟。受訪者供圖

“每次他們叫我網絡媽媽,我聽了其實很傷心。都說這一代年輕人冷漠,恰恰相反,他們渴望親情,但現實中的有些親情讓他們痛苦和失望,他們才會在網上尋找各種替代性的親情關系?!彼寡宰约阂灿袩o力感,“很多問題都是結構性的,我能做的很少,只不過幫年輕人做一些細節上的心理建設而已?!?/p>

親子矛盾的根本原因

南方周末:剛過完年,微博上就出現關于年輕人退出家庭群的熱搜。你曾經說過,過年是回家的“危險時刻”。關于家庭的痛苦,年輕人最常跟你表達的是什么?

杜素娟:其實沒有年輕人愿意跟父母疏遠,更別提斷掉,所以他們內心才特別糾結和痛苦。但是年輕人普遍感到,在一些核心命題上和父母的認知差異實在太大。比如很多家長都想一手操辦孩子的未來、代替孩子進行人生的各種選擇,以為這就是愛。跟這種控制欲不匹配的是,很多家長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知道他們喜歡什么,擅長什么。如果父母安排的道路不符合孩子的潛能和興趣,一方面很容易讓孩子缺乏內驅力,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他們無論怎么努力都只能做到中等甚至平庸的痛苦處境。

還有一部分父母很極端,比如有些父母強行催婚,還有些因為孩子不服從甚至會動武。面對分不清愛和控制的親情,年輕人那份對于親情的渴望,該落腳于何處呢?

南方周末:有些人認為你在倡導年輕人跟父母割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