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莎士比亞的《凱撒》交給京劇昆曲演員:吳興國、張軍尋路四十年
分別活躍在臺灣京劇界與上海昆曲界的兩人,在戲曲傳承上,不謀而合地選擇了一條不那么“安分”的路。
責任編輯:劉悠翔
歌劇《凱撒》在香港藝術節首演結束第二天,兩位主演幾乎腳不沾地。吳興國和當代傳奇劇場成員一早便飛回臺灣工作,張軍也準備下午返程,翌日是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正式開學日,他身為校長,得給全校開大會。
疫情三年延宕下來,分隔兩岸的主演幾乎要放棄這臺戲。香港藝術節總監蘇國云一直鼓勵他們。2023年年中,大家終于下定決心做戲。蘇國云趁熱打鐵,還未開始排練,便建議先確定演出日期。張軍形容,這部戲是“被倒逼”出來的。
線下排練只有三次。前兩次吳興國來上海分別待了12天,然后便是抵達香港后的一周排演。在上海的學校會議室里,吳興國拿著劇本、樂譜調整表演,張軍則進進出出,在排戲與開會間無縫銜接。更多時候是隔空排練,除了兩位主演,其他演員、舞美、劇場空間,到開演前三天,才真正組合起來。
制作人、編舞林秀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段時間,許多電影片方邀約吳興國,除去在《封神》彩蛋中的短暫露臉(飾演聞仲),他都拒絕了,為的是留時間排這個戲。
生活在四百多年前的莎士比亞,寫下距今兩千多年的凱撒故事。戲劇雖以凱撒為名,真正的主角卻并非凱撒,而是在元老慫恿下刺殺凱撒的卜拓思,他最終因各元老互相猜忌及殺戮而自招惡果。
吳興國(中)和張軍(右)在歌劇《凱撒》舞臺上。受訪者供圖
當代傳奇劇場版《凱撒》于2024年2月下旬上演,由旅法作曲家許舒亞以歌劇形式作曲,戲曲出身的吳興國和張軍,用京昆唱腔演繹。
舞臺上,凱撒身披古羅馬時期的黃金鎧甲,足下卻著厚底鞋,發怒時,“啪”地甩出水袖。歌隊儀式性的動作帶有現代舞的痕跡,實時投影手法也加入戲中。
吳興國在《凱撒》中飾演凱撒的造型。受訪者供圖
100分鐘里,吳興國和張軍兩人不斷轉換角色,時而是討論刺殺凱撒的元老賈修司和卜拓思,時而是凱撒和預言死亡的先知。戲曲行當在二人舉手投足間浮現,吳興國的表演混合了老生、武生、花臉、丑角,張軍飾演卜拓思時,則突破一貫文小生形象,以武小生亮相。
張軍在《凱撒》中飾演的先知。受訪者供圖
對于演員來說,最大的挑戰是音樂?!跋ED時代就是拿一個像我們的大阮一樣的彈的(樂器)這樣唱的,聽起來好像是比較古樸簡單的一種旋律,但實際上他做得很復雜?!眳桥d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張軍被兩大段獨唱“搞得極其崩潰”。戲曲有兩樣東西與歌劇截然不同,一是主奏的樂器,如京劇的京胡、昆曲的笛子,都會跟著唱腔走,二是所有樂器產生的音樂織體是與唱腔和諧的。而《凱撒》的襯底音樂,難以聽出主旋律,唯有靠死記硬背。
安東尼在凱撒葬禮上的演講段落堪稱全劇華彩,譜成唱段后,吳興國犯了難,如果全部用唱的,他覺得過長,可又希望保留完整,最終決定,唱一段,重復一句相同的臺詞。
“我一唱這段就非常害怕。我連睡覺做夢,都在背這一段?!闭嬲毱饋?,吳興國才發現這樣處理的難度。歌劇的念白鑲嵌在間奏里,在他說那句話時,需要咬合兩個八拍小節音樂,不是真的在唱,但是形同唱。
兩位戲曲演員都不是第一次演出歌劇。2006年,吳興國和多明戈合作,在美國大都會歌劇院上演張藝謀執導、譚盾作曲的歌劇《秦始皇》。2008年,譚盾為荷蘭皇家歌劇院演出的《馬可·波羅》作曲,邀請張軍用昆曲唱腔演繹。
分別活躍在臺灣京劇界與上海昆曲界的兩人,在戲曲傳承上,不謀而合地選擇了一條不那么“安分”的路。
出走
1986年,吳興國33歲,和妻子林秀偉攜手創立了民間劇團“當代傳奇劇場”。他們將莎士比亞的《麥克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