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日上》《江河之上》齊上映, 環保劇火了嗎?
《江河日上》和《江河之上》,相似的名字帶來了“集聚效應”?!叭我庖徊縿「膫€名字,可能結果就是各播各的,不會被拉在一起討論,沒有這么高的關注?!?br />
“敏感、專業、說教、戲劇性弱等,都是以往人們對于環保題材的刻板印象?!?br />
2005-2021年,環保劇數量大概兩三年推出一部,2022年以來,迎來“小爆發”,電視劇里的環保問題包括企業排污、水污染、亂砍濫伐、農村環境污染等;主題融合了環境污染、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林業改革等;主角通常是國企工人、村支書、縣長、市長等“體制內”人物。
(本文首發于2024年3月2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汪韜
電視劇《江河日上》中,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組長在溶洞對污水取樣。
《江河日上》《江河之上》,2024年3月,兩部名字僅一字之差的電視劇分別在湖南衛視、芒果TV和央視一套上映,不約而同關注起環保題材。
八家企業聯合暗管排污,它們貢獻了全市超過一半的稅收,隔壁市正虎視眈眈地想借機挖角。這是個“瓷器店里抓碩鼠”的棘手難題:處罰不到位是失職,一刀切嚴懲又是懶政。
村莊里的化工廠破壞青山綠水,危害人畜健康,村民投訴無門,企業囂張跋扈,被處罰了就改個名字繼續生產,司法有心無力,亟需改革。
雖然二者都講環保,但分別從行政和法治的角度提出解決思路。
《江河日上》的主題是環保與經濟的博弈,在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督促下,鏡頭對準的主角多數來自市委、市政府大樓;《江河之上》則主要講述環境司法改革,總編導周亞平稱它本質上是一部司法劇,《江河日上》刻畫的副市長、環保局長正面角色,成了這部劇中不作為、亂作為的反派,主角則是法官和律師等。
電視劇《江河之上》中,主角是法官和律師等。
“敏感、專業、說教、戲劇性弱等,都是以往人們對于環保題材的刻板印象?!眲≡u人李星文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江河日上》打破了這些刻板印象。環保劇要想好看,必須把環保理念巧妙融入戲劇故事中,符合電視劇的基本規律。在觸碰時事的嚴肅劇目衰微的背景下,這兩部劇的出現是驚喜。
朋友圈中難得有討論
《江河日上》和《江河之上》小火了一把,特別是在環保和法院系統內部,電視劇涉及的兩個主管部門——生態環境部和最高人民法院,都自發為兩部作品“打call”。
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發表了3條關于兩部劇的微博。最高人民法院作為《江河之上》的聯合出品方之一,已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中4次提及,閱讀量最高的一篇有“10萬+”。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是“老環保人”,最近在朋友圈經常刷到關于兩部電視劇的內容。雖然總體上環保圈內的討論熱度并不算特別高,但他認為“環保題材本就小眾,加之現在電視看得少,朋友圈有所討論,已屬難得”。
《江河日上》和《江河之上》名字相似實屬巧合。兩部劇都拍攝于疫情時期,并不知道其他劇組的消息。
《江河日上》編劇張挺說,劇作原本起名為《江流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