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恐襲,誰是幕后黑手?
俄羅斯經歷了一個不眠之夜。
當地時間3月22日晚,俄羅斯莫斯科市一家音樂廳發生槍擊。截至發稿時,該起恐襲事件已致93人死亡。
新華社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聲稱制造了這起事件。不過,這一說法尚未得到俄方證實。
據俄新社23日最新報道,對于該起事件,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局長博爾特尼科夫已向俄總統普京匯報,已有11人被捕,其中包括4名直接參與這起恐怖襲擊事件的嫌疑人。
悲劇是如何發生的?誰是幕后黑手?俄羅斯又將如何應對?
01 發生了什么?
俄羅斯外交部22日說,當天在莫斯科近郊“克羅庫斯城”音樂廳發生的槍擊事件為恐怖襲擊。
此次恐怖襲擊發生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近郊的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市。該市由莫斯科州管轄,位于莫斯科西北約22公里,在莫斯科河畔,面積224.99平方公里。
俄聯邦安全局22日晚表示,槍擊事件發生在“克羅庫斯城”音樂廳(亦稱“番紅花城市大廳”),該音樂廳于2009年10月25日正式對外開放,最多可容納超7000人。
根據地圖,該音樂廳位于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市東邊,靠近莫斯科河,周邊還有水族館、購物中心、貿易展覽中心和網球場等。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槍擊事件發生時,當時一個樂隊正在該音樂廳內舉行音樂會。
在演出開始前,至少有5名男性武裝分子進入音樂廳所在建筑并向人群射擊。武裝分子先是使用輕武器射擊,然后縱火點燃音樂廳,引發火災,并造成遇襲大樓頂部坍塌。
俄羅斯緊急情況部表示,火災的過火面積達到了約1.4萬平方米。
而在槍擊事件發生后,俄羅斯莫斯科州州長沃羅比約夫3月23日稱,消防人員仍在持續對“克羅庫斯城”音樂廳進行噴淋工作,雖然還存在個別著火點,但主要的起火點已基本被撲滅。救援人員已經進入觀眾大廳,大廳屋頂坍塌,對廢墟的清理工作仍在進行。
然而,根據莫斯科州政府發出的圖片顯示,如今該音樂廳內依然一片狼藉,布滿濃煙。
據塔斯社報道,目前,“克羅庫斯城”音樂廳恐襲事件全部傷員均已轉移出音樂廳。
當地時間3月23日,俄羅斯副總理戈利科娃稱,俄羅斯總統普京祝愿在莫斯科音樂廳遇襲事件中受傷的人盡快康復。
02 誰是兇手?
據俄羅斯《報紙報》23日援引俄羅斯發布新聞的Telegram賬戶“Baza”的帖子稱,該起恐怖襲擊事件的嫌疑人有6人,其中4人的身份已確定。
《報紙報》報道稱,根據Telegram賬戶“Baza”23日發布的帖子,這4名身份已確定的嫌疑人都是塔吉克斯坦公民,他們分別是:37歲的納斯里季諾夫·馬赫馬德拉蘇爾、51歲的伊斯莫諾夫·里沃季丁、21歲的薩福爾佐達·朔辛終以及29歲的納扎羅夫·魯斯塔姆。
不過,塔吉克斯坦外交部隨后發布聲明,否認恐襲事件中有塔吉克斯坦公民參與。
稍早之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的分支“伊斯蘭國-呼羅珊”(ISIS-K)宣布對此事負責。
不過,有俄媒稱,該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證實。
有分析指出,此次襲擊并不是孤立事件,幕后黑手的目的或許就是要在俄羅斯國內制造社會動蕩與混亂,從而影響普京的執政地位。
2015年,一架俄羅斯飛機在埃及西奈沙漠上空被炸毀,機上224人,其中大多數是俄羅斯公民?!耙了固m國”宣稱對這次襲擊負責,該組織隨后公布了爆炸裝置的照片。
2017年,造成15人死亡的圣彼得堡地鐵炸彈襲擊也與該組織有關。
數十年來,許多武裝分子一直在俄羅斯的北高加索地區與俄羅斯軍隊作戰。
10年前,“伊斯蘭國”成立時,這些武裝分子涌入敘利亞加入該組織。有專家表示,在俄羅斯北高加索地區活動的一些武裝分子已經宣布效忠“伊斯蘭國”。
反恐專家表示,俄羅斯已經發現自己成為ISIS-K的“瞄準目標”,該組織經常在宣傳中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京,指責克里姆林宮在車臣和敘利亞的軍事行動。
03 美烏有何反應?
據烏克蘭“RBC.UA”新聞網22日報道,烏克蘭總統辦公室顧問波多利亞克稱,烏克蘭與這起事件無關。
而美國方面,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稱,一美國官員告訴ABC新聞,美國政府認為沒有理由懷疑“伊斯蘭國”對襲擊負責的說法。
當地時間3月22日,美國白宮發言人表示,美國已經了解莫斯科大規模槍擊事件的報道,并認為現場視頻“令人恐懼”。
此次襲擊事件發生后,美國第一時間稱事件與烏克蘭無關,且烏克蘭方面也稱與自己沒有關系,為什么?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宋忠平認為,這是因為美方擔心如果此次襲擊事件認定和烏克蘭有關,那么俄烏沖突的性質將會發生重大變化,它不再是一個“特別軍事行動”,它將會變成一場類似于“911”之后的“反恐戰爭”,也就是說整個行動將會進一步升級。這是美國所不希望看到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媒體報道,當地時間3月7日,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曾發布警告稱,監測到“極端分子”正密謀未來幾天內,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發動襲擊,美方的警告信息中甚至提到了音樂會——
“(美國)大使館正在監測有關極端分子計劃針對莫斯科大型集會(包括音樂會)發動襲擊的消息,建議美國公民在未來48小時內避免參加大型集會?!泵绹v俄羅斯大使館寫道,并提醒美國公民“避開人群、注意當地媒體消息、關注周邊環境”。
此次恐襲事件發生后,國際組織和多國譴責俄羅斯莫斯科近郊音樂廳恐襲事件。
當地時間3月22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過發言人辦公室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當天在莫斯科近郊音樂廳發生的該起恐怖襲擊。古特雷斯向受害者及家屬和俄羅斯聯邦政府表示深切的慰問。
據央視新聞報道,襲擊事件發生后,巴基斯坦、尼加拉瓜、土耳其、伊朗、委內瑞拉、意大利等國領導人或高級官員對襲擊事件進行了譴責。
04 俄羅斯目前形勢如何?
這是十多年來俄羅斯發生的最嚴重恐怖襲擊事件之一。
恐襲發生后,俄羅斯多地宣布加強安保措施。莫斯科機場、火車站、地鐵站、公共汽車站等人群聚集地的安全檢查明顯比往常更加嚴格。莫斯科市等多地宣布取消所有運動、文化和其他大型活動?!?/p>
俄羅斯交通運輸部發布消息稱,將會加強機場和火車站的安檢,提醒前往機場或者火車站的旅客提前出行。
距離事發地比較近的俄羅斯伏努科沃機場宣布加強安保工作。俄聯邦文化部發布消息稱,未來幾天聯邦文化機構的所有民眾和娛樂活動均已取消。
莫斯科市市長索比亞寧當地時間22日晚宣布,取消周末在莫斯科舉行的所有文化、體育和其它公共活動。莫斯科航空學院、俄羅斯國立友誼大學等多所大學取消原定于周六的課程。
莫斯科三大機場謝列梅捷沃、伏努科沃、多莫杰多沃等當天加強了安保措施,機場快線安檢升級但正常運行。
從22日晚開始,俄民眾紛紛自發組織活動,俄多個城市電子屏幕也展示出蠟燭圖案,悼念此次恐襲事件的遇難者。
05 莫斯科安保是否存在漏洞?
值得關注的是,這次襲擊事件發生在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市,并不在莫斯科中心。
有專家指出,莫斯科整個城區安保是非常嚴的,現在俄羅斯總統選舉已經結束,有一些地方的安保有可能會減弱,尤其是在莫斯科州的某一些城市或者一些小縣城。
不過,也有分析指出,此次襲擊的核心在于俄烏沖突及其帶來的安全漏洞。
對此,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思羽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稱,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沖突,導致了空前的安全網絡外緊內松。“俄羅斯的安全重心和安全資源已經過度傾斜至針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當中,絕大多數的指令、情報、部署計劃都是跟對烏作戰相關的,這些任務擠占了絕大多數組織議程和信息傳遞線程,而反恐在俄羅斯國內安全系統中已不再是工作的重心,無法引起足夠的重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