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肺結核,從“無結核社區”開始 |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全國大約有20個省份的400個區縣,已經開展無結核社區行動,在主動篩查+預防性治療綜合措施情況下,有望在三到五年內把結核病疫情發病率降低50%-90%?!?br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控中心主任趙雁林指出,早期發現是結核病防控的關鍵,但目前約有20%的結核病患者無癥狀,難以及時被發現。
責任編輯:曹海東
2018年9月26日晚8時至9時,廣州塔亮“紅燈”,滾動播放“終止結核病”“End TB”等標語。視覺中國 | 圖
時至今日,結核?。═B)仍是全球公共衛生領域的一塊頑石。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23年全球結核病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有1060萬新發結核病患者,我國新發結核病患者人數約為74.8萬。
結核病屬于慢性傳染病,由結核桿菌引起,其中肺結核病最為常見。歷史上,結核病曾與天花、鼠疫和霍亂等傳染病一樣,在全世界范圍內廣為流行。
2024年3月24日是第29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1995年底,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每年3月24日作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以紀念1882年德國微生物學家羅伯特·科霍對結核病病原菌的發現。
在這場與古老疾病的較量中,中國正通過技術創新和策略轉變,探索終結結核流行的新路徑——從被動發現轉變為主動篩查和預防性治療,以期在2030年實現結核病發病率下降8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