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車換手機換設備……“以舊換新”撬動萬億市場,錢從哪來?
如何調動消費者積極性,以市場為主,通過政策支持和引導,可以“政府拿一點、企業讓一點、金融扶一點”。
近期河北燃氣爆炸事故引起社會關注,也反映出市政設施存在較多安全隱患?!斗桨浮诽岢鐾苿永匣細夤艿?、地下管網、橋梁隧道、窨井蓋等基礎設施安全改造和數字化更新,有助于打通城市中“看不見的角落”的堵點。
2009年的政策推行過程中,部分企業沒有及時調整投資需求,造成新的產能過剩,這些問題也值得警惕。大規模以舊換新政策在落實過程中,很可能出現偏差,我們不能諱言和回避。
責任編輯:汪韜
2022年8月,江蘇省淮安市的再生資源回收點,工人們將回收的冰箱、電腦和空調等家電類電器分類后等待拆解。視覺中國/圖
新買的掃地機器人可以自動上下水,但家里沒預留接口;手機更新換代,卻害怕泄露隱私數據,只好留作“備用機”;住在老舊小區,總擔心電梯、燃氣管道老化的安全隱患……生活中的舊物處置、設備更新難題何解?
2024年3月13日,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時隔十五年,我國再次推出大規模以舊換新政策。
“以舊換新”并非新概念。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副院長么新表示,和2009年家電、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相比,本輪以舊換新已處在不同的經濟周期,政策定位更高、覆蓋范圍更大、對低碳化智能化提出更高要求,更關注循環利用體系的提升。
2023年底以來,“以舊換新”已成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等會議的關鍵詞,商務部將“推動汽車、家電等以舊換新”作為2024年促消費的重點之一。
么新曾長期在全國人大環資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任職,關注環保立法和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工作。圍繞《方案》出臺的背景、工作重難點和資金補貼方向,么新接受了南方周末的專訪。
“政府拿一點、企業讓一點、金融扶一點”
南方周末:作為消費者,我也想“以舊換新”,但錢從哪里來?
么新:錢從哪里來,大家最關心。錢主要還是從消費者的口袋里出,要讓消費者愿意埋單,首先得讓消費者腰包鼓起來。這是一個綜合施策的過程,以舊換新政策不可能完全解決,但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其次,東西要足夠好,才能讓消費者看中。有的手機加價賣都一貨難求,甚至還需要搖號;有的降價清倉都賣不出去,這要求企業提升自身產品競爭力,提高性價比。
南方周末:有了好產品,如果價格更實惠、補貼更多,消費者積極性肯定更高。
么新:調動消費者積極性,要以市場為主,通過政策支持和引導,可以“政府拿一點、企業讓一點、金融扶一點”。
政府拿一點,是指財政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比如《方案》指出“通過中央財政安排的節能減排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