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屢現自殺事件:規培制度當回歸初衷 | 快評
規培制度的改革也不能僅限于簡單的“提高規培生待遇”或是“改進規培生管理”,而應當放到更大的視野之中,探索如何將規培制度與“從業資格”“規培年限”脫鉤,更好地專注于其“提高新進醫學生業務能力”的初衷上,而不是變成醫學生“熱情內卷還是高效摸魚”的選擇題,或是淪為醫療行業固化自身門檻、保證行業既得利益的“護城河”。
責任編輯:陳斌
近期,“醫學生自殺事件”登上熱搜。據媒體報道,廣西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接連發生兩起自殺事件,其中一名麻醉規培生割頸自殺,另一名醫院實習生燒炭自殺。媒體記者3月21日從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宣傳科了解到,兩起自殺事件屬實,目前已移交公安機關進行調查。
一時間,“規培醫生”制度成為輿論討論的熱點。當然,目前的信息并不就能證明規培生都是因為工作壓力太大而輕生,也無統計數據表明規培生的自殺率高于其他群體,但“規培生苦”“規培生累”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坊間也總有“規培醫生淪為廉價勞動力”等言論,足以證明目前的規培制度存在一些問題,規培生的待遇也值得關注。
規培醫生制度的學名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指的是醫學生畢業后不直接參加工作,而是以住院醫師的身份在培訓醫院接受系統性的臨床訓練,這項參考自美國的制度始于上世紀90年代。1993年,衛生部以《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試行辦法》的形式,提出過規培的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