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遭遇大恐襲,“俄羅斯面對的不確定性增大”
但無論誰是幕后黑手,此次恐襲事件對俄羅斯的影響都很大。遇襲地點緊鄰莫斯科,而且發生在公共娛樂活動場所,將會進一步加劇俄羅斯民眾的不安全感,對普京新任期帶來挑戰。
今年是超級大選年,歐洲的選舉和美國大選正在博弈之中,甚至出現一定程度的混亂,而普京卻相對平靜地高票當選。相較于西方國家的政治博弈,俄羅斯有更大的政治優勢。這也可能是普京今后執政的最大優勢。
馬克龍的“出兵論”絕對不僅僅是口頭之爭和外交策略,包含著歐洲對俄羅斯和普京某種深入骨髓的恐懼,同時也包含著對美國政治、對特朗普派的深度失望。
責任編輯:姚憶江
當地時間2024年3月24日,俄羅斯新奧加廖沃,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總統官邸所在地的教堂向恐襲遇難者表示了哀悼,并點燃了一只蠟燭。(視覺中國/圖)
當地時間2024年3月24日晚,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州新奧加廖沃教堂點燃蠟燭,為在“克羅庫斯城”音樂廳恐襲中遇難的人們致哀。在悼念儀式上,一向以“硬漢總統”著稱的普京眼含淚光。
3月22日晚發生的音樂廳恐怖襲擊,是俄羅斯近二十年來發生的傷亡人數最多的恐襲事件。目前,已造成139人死亡,逾百人受傷。
恐襲前一天,俄羅斯剛剛正式公布大選結果,72歲的普京以87.28%的得票率,當選俄羅斯聯邦第八屆總統。投票人數和得票率均刷新歷史紀錄。
2000年,普京從時任總統葉利欽手中接過俄羅斯大權,并于5月順利贏下總統選舉。24年間,普京四度拿下總統大選,并擔任了4年總理。俄羅斯經歷了經濟上的低谷與高潮,也先后卷入多場戰事。
如今,俄烏沖突已滿兩年,俄羅斯外部面臨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上的重重壓力,內部再次遭遇安全挑戰。
恐襲事件對俄羅斯有何影響,再度連任的普京又將帶領俄羅斯走向何方,南方周末記者就相關問題與兩位俄羅斯問題專家進行了深入探討。
訪談專家:
馮玉軍 復旦大學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主任
崔洪建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黑天鵝事件’隨時有可能發生”
南方周末:莫斯科音樂廳遇襲后,“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宣稱對襲擊事件負責,呼羅珊分支為何會對俄羅斯發動恐襲?
崔洪建:“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發源于阿富汗,正在不斷向巴基斯坦、伊朗以及中亞地區擴張,他們聲稱要在中亞和南亞建立“哈里發制度”,甚至要在全球推廣政治理念。
對于恐怖組織,很難從常理判斷他們的行為和動機,其活動特征就是要制造具有轟動效應的事件,體現存在感并放大恐怖影響。眼下,大家都在關注俄烏沖突,在俄羅斯發生的一切事件都會成為熱點。至少從動機來看,呼羅珊分支發動襲擊具有一定合理性。
馮玉軍:呼羅珊分支對俄羅斯發動恐襲,顯然是蓄謀已久,一方面是要繼續放大恐怖主義的效應,另一方面也是報復俄羅斯在敘利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