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訪彭鎮觀音閣老茶館 | 日常的史詩
老茶客走了,新茶客又加入了這里的日常生活;用壞的茶具、家具丟棄了,新的茶具、家具添置了。日常生活、文化和社會的變化太慢,并不轟轟烈烈。變化是規律,但延續也是規律。
責任編輯:邢人儼
彭鎮觀音閣老茶館仍使用老式燒水灶,水壺就放在火眼上。視覺中國|圖
彭鎮現在屬于成都雙流區,在成都市區西邊約30公里的樣子。彭鎮有一家很有名的茶館,叫彭鎮觀音閣老茶館。我想這可能是現今中國最有名的茶館了。每一天都有許多旅游者,特別是攝影愛好者,到這里來打卡和攝影。這家茶館為什么這么火爆?我想主要是它保持了過去老茶館的那種格局和氛圍,哪怕在茶館之都的成都市內,也幾乎找不到了。所以人們去那里,也有點“禮失而求諸野”的味道。
我是從1997年便開始考察成都的茶館,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對這個茶館并不知曉。在知道這個茶館以后,雖然我關于茶館的寫作基本上已經結束了,但我覺得還是值得專門去一趟,主要是可以拍一些照片,可以用在我即將出版的關于茶館的專著里邊。2015年10月31日,我利用在成都做研究的機會初次訪問那里。距離成都市區不是很遠,出租車大概也就是半個小時多一點。到了彭鎮,隨便一問,人人都知道這個茶館,很容易就找到了。
茶館的門口有一塊牌子,上面有茶館的介紹:“觀音閣老茶館,地處雙流縣彭鎮楊柳河畔,此建筑歷史現無從考證。通過當地老人的講述并綜合各種回憶版本,初步確定:老茶館原址為觀音廟,民國初期被用作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