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貢茶回蒙頂山:它讓我們看到中國古代最好茶葉的樣子
3月27日,“故宮貢茶回蒙頂山”的展覽在雅安市名山區蒙頂山茶史博物館開幕,這是第二十屆蒙頂山茶文化旅游節的重要子活動之一。
貢茶,是中國古代茶葉最高水平的代表。千年前,古人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把它送到皇城供奉皇室,如今這些來自故宮博物院的清代蒙頂山貢茶文物,在春茶采摘上市時節,回到久違的故鄉蒙頂山腳下“尋根”。
開展前,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萬秀鋒為大家娓娓道來貢茶背后的故事,他直言:“它(貢茶)讓我們可以更好地看到中國古代最好茶葉的樣子?!?/p>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萬秀鋒
展品看點:百里挑“七”“仙茶”下凡,全種類“組團”回家
什么樣的茶才可被選作“貢茶”?它和雅安又有怎樣的緣分?
博物館展廳里分別展示了仙茶、名山茶、春茗茶、蒙山茶、觀音茶、陪茶、菱角灣茶等7種12件清代茶文物,觀眾能現場看到“原包裝”貢茶。萬秀鋒介紹,中國清代的貢茶有100多種,四川的貢茶有10多種,其中有7種來自雅安蒙頂山,本次展覽可以說是蒙頂山貢茶全種類“組團”回家。自初唐以來,蒙頂山茶就作為貢茶一直供奉宮廷,持續時間超千年。
仙茶
其中“仙茶”是本次展覽最值得關注的“明星單品”之一。該展品包裝匣通體木胎,內外以明黃色綾包裹,匣外頂部設提手,提手表面木質較光滑溫潤。整個木匣長28厘米、寬11厘米、高27厘米,盒蓋墨書娟秀的“仙茶”二字。木匣外表設計精巧,略有輕微磨損細紋,比12寸筆記本電腦包略小。匣外可抽拉盒蓋,內側有臥槽,能分置兩小銀罐茶葉,罐身有“皇家專用色”明黃色的封簽,萬秀鋒說:“仙茶使用規格高,技術要求高,每年只進貢這兩小瓶,共有335葉,多用于皇家祭祀,非常珍貴?!?/p>
更珍貴的是,存世的文獻《蒙頂茶說》記載“仙茶”由來:“其茶葉細而長、味甘而清、色黃而碧,斟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結不散,以其異,謂曰仙茶?!倍苏蛊泛袃鹊牟枞~保存完好,與記載中相符。如今仙茶為蒙頂山茶中的黃茶。
此外,現場不少清代茶葉都是黃色木匣外殼,匣內藏銀、錫等金屬瓶茶葉罐,屬清代四川貢茶的標準樣式,充滿了本土特色。其中蒙山茶的茶葉罐是展品中最大的茶葉罐展品,僅高度就達36厘米,是仙茶茶葉罐高的3倍,非常適合觀眾“打卡出片”。
展廳用古典的紅色屏風隔開不同展區
“貢茶”如何運輸?千里之外限時采摘,專人特快“護航”進京
清代貢茶,分為土供和非土供兩類。前者是每年進貢定額茶葉,由禮部接收,交茶庫存貯。后者包括節日進貢和臨時性進貢,由奏事處接收,交茶坊存貯?!胺峭凉┮话闶枪賳T的個人進貢,它的運輸有規定期限,進貢頻率更靈活,速度更快一些?!比f秀鋒進一步解釋,“由于四川離北京很遠,因此運輸蒙頂山貢茶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但在這幾十天的期限里,每個環節都需要爭分奪秒,因此我們也發現,貢茶采摘往往在清明節前甚至更早,采摘后需要快速加工、包裝運輸?!逼渲羞€有專門的庫房對即將運走的成品進行檢驗,合格后才可包裝。
清代運送貢茶大都是由地方布政使(清代官,從二品,每省一人)委派一隊專人負責運輸,由沿途地方官派人看護,保障物品順利運輸。進京后給相應部門“簽收”時,雙方還須拿出相應憑據填好回執,無誤后,彼此不認識的官員之間才可“確認收貨”。所以在萬秀鋒看來,貢茶的運輸對古代交通建設、民族團結也有積極作用,歷史上許多貢茶品目沿襲至今。
蒙山茶
今人為何看“貢茶”它代表中國古代茶葉“頂尖”水平
貢茶制源自西周,對中國茶葉的生產和茶葉文化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自唐朝始,朝廷用茶除了地方上貢茶葉外,已經在重要的名茶產區斥巨資設立貢茶院,雅安蒙頂山就是其中之一,由政府直接管理,督造各種貢茶生產。封建制度下這增加了當地百姓沉重的勞役,但客觀上提升茶葉品質、錘煉了制茶技藝。
為什么我們今人要了解“貢茶”?
“毋庸置疑,貢茶無論是從原料到加工、包裝、運輸、保存,都代表了中國古代茶葉的頂尖水平,并配套形成了相應的禮儀制度,提高了茶文化在中國社會中的認可度?!比f秀鋒舉了個例子,比如蒙頂山的仙茶,由蒙頂山上的僧人采選最好最嫩的明前茶葉,“每歲采貢三百三十五葉”,再找到當地最好的制茶工匠,用最好的包裝,以求把茶葉以最好的狀態送到北京。貢茶運輸到皇城后,除了天子郊天和祭祀使用外,還會適量分配給太后、皇后、嬪妃,有時也賞賜給大臣或外國使節。
據了解,本次臨展將持續到6月27日,感興趣的朋友,歡迎來雅安看故宮貢茶、品應季鮮茶、在雪山下體驗采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