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身邊的敲鈴人——2024敲鈴人村小校長賦能計劃再出發
叮當叮當——
上、下課時間到了,一支鐵棒,一塊長條形鋼板,相互間輕輕一“吻”,清亮的“鐺鐺”聲便傳遍整個校園。這是最原始的村小校園鈴聲。
這里的“敲鈴人”往往是村小校長。
村小校長身處鄉村教育一線,始終默默耕耘,勤奮堅守,努力探索有效的鄉村教育模式。如何讓學校擺脫困境?如何才能實現發展?如何發展出學校特色?這些問題被拆分,融于校長的每一個小決定中,校長的管理深遠地影響學校的走向與未來。校長是村小的“靈魂人物”,卻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鄉村教育工作者。
南方周末攜手蒙牛學生奶開啟“敲鈴人·村小校長賦能計劃”,希望更多人關注、認識到村小校長的重要性,并通過物質、理念等全方位賦能村小校長一起,讓更多學生“走出大山”,讓優秀文化走進校園,為學生、為學校、為一方熱土敲響希望之聲。
掃碼報名,一起同行!
“敲鈴人”正在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賦予鄉村教育更多可能性。
“我開始利用網絡直播幫助孩子們’走出大山’,讓山外的人看到孩子們的現狀,帶來更多關注?!痹诤颖笔”6ㄊ许樒娇h大悲鄉嶺后小學的校長陳文水看來,讓孩子吃飽吃好只是第一步,讓他們的眼界走出大山才是更為重要的教育方向。
“村小的孩子也有藝術夢想的追求,專業的美育教育也許可以成為撫慰孩子心靈的一道曙光”,北京市昌平區燕丹學校的校長王涵在美育上進行探索帶動村小孩子素質的全面提升。
“我們自創了民族大課間——蘆笙操和多耶舞,讓孩子們潛移默化的每天都能感受民族文化”,湖南省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隴城鎮中心小學的吳天校長在促進民族文化傳承上進行著自己的管理摸索。
在中國還有千千萬萬名和陳文水、王涵、吳天等人一樣的村小校長。這些扎根鄉村教育的校長們,從學生營養健康管理到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乃至整個地區特色文化的傳承,從點到面,用自己獨特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帶動鄉村教育的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助力。
但每一位村小校長,都會在職業道路上面臨困惑。
“敲鈴人·村小校長賦能計劃”2024公益行動,計劃邀請營養、教育領域專家及城市小學校長與村小校長共聚一堂,交流村小校長實際教學和管理工作中的困惑,針對性對村小校長進行校園管理培訓,為改善村小校園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議。
作為敲鈴人,村小校長與學校共同前行,點燃了鄉村教育的希望,讓更多人看到鄉村教育的未來。賦能村小校長,延續“敲鈴人”的精神,讓更多的學生“走出大山”,讓優秀的文化走進校園,這是“村小校長賦能計劃”的初心與行動?!扒免徣恕ご逍⌒iL賦能計劃”試圖和村小校長一起,為學生、為學校、為一方熱土敲響希望的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