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熱降臨殷墟博物館:“不要過分吹噓哦”
全國各路人馬都在往安陽趕,文博愛好者、從業者、記者,都想在第一時間看看宣傳中說的四千多件商代文物——其中三千多件為首次展出。而博物館和安陽市各級部門則在和他們“賽跑”,他們要在洶涌的人潮到來之前,盡快發現那些潛在的“槽點”。
這些三千多年前的上古往事,對任何一位非專業觀眾來說,都存在著理解的門檻,博物館里的講解員們,自然成為了“搶手貨”。
“不管是尖銳的還是溫和的意見,我們聞過則喜,盡快整改。我們不去刪帖,更不會用其他的方法消除影響?!?/blockquote>發自:河南安陽
責任編輯:劉悠翔
下午六點,安陽市豫北棉紡織廠門口的公交站點周圍,三三兩兩站了一些等公交的人。太陽剛剛落山,從這里往西望去,晚霞映紅了西面一大片低矮的建筑。
公交車很久都沒有來。高德地圖上顯示站點就在這里,從這里往西走七百多米,就是2024年2月26日正式開館的殷墟博物館新館。在這里等車的人也許還沒來得及關注安陽公交集團前幾天的一則公告:“自3月14日起,將紗廠公交站點(雙向)向西遷移至約220米處,調整后‘紗廠’站更名為‘殷墟博物館’站?!?/p>
就在3月14日的前幾天,自媒體博主弓撕機專門為了這個新開的博物館來到安陽,他乘坐14路車在“紗廠”站下車,七百多米的步行讓他覺得疲累,于是他吐槽:“從火車站到自己最重要的景點,竟然沒有車直達?!?/p>
殷墟博物館新館里的銅手型器。南方周末記者 王華震 攝
公交站點的迅速調整,只是這座新博物館展示出的全新風貌的一個小小側面。
全國各路人馬都在往安陽趕,文博愛好者、從業者、記者,都想在第一時間看看宣傳中說的四千多件商代文物——其中三千多件為首次展出。而博物館和安陽市各級部門則在和他們“賽跑”,他們要在洶涌的人潮到來之前,盡快發現那些潛在的“槽點”。事實上,在弓撕機到來之前,殷墟博物館方面已經在和安陽公交集團協調公交站點遷移的事情。
“我們殷墟博物館就是要做成開放式辦館的典范?!币笮娌┪镳^副館長趙清榮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弓撕機成為第一批體驗到底什么是“開放式辦館”的觀眾。3月7日,弓撕機從深圳飛到安陽,接下去的一天,他從8點半開館第一個進入展廳,一直到5點半閉館,兩塊27000毫安的電池全部用完,拍了7300多張照片。但新館帶給他的,更多的還是遺憾:“交通不便,標識不清,展線混亂,最大的問題是展柜和燈光的落后,如此重要的博物館設備和布展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過去看不清的東西今天還看不清,甚至有的還不如老館?!彼?月10日的文章中寫道。
比如展覽的動線設計問題,二樓展廳內同一主題的展覽一部分在這邊,另一部分在對面,觀眾按順序看的話只能走之字形,“而不是讓你順著一個方向一直向前走。這種設計非常浪費時間和打斷體驗感?!惫簷C說。
文章很快在安陽文物圈內發酵。對弓撕機來說,這篇吐槽文章和他以往寫過的吐槽其他博物館的文章一樣,并沒有什么特殊之處。他是一位資深文博愛好者,走過五百多家博物館,給博物館里的文物拍過上百萬張照片。文章發出后,殷墟博物館陳星燦館長當晚就轉發了這篇文章,安陽市分管副市長與文物局相關領導連夜開會,研究接下來的改正方案。
更令弓撕機想不到的是,3月11日,館方聯系到了弓撕機,“馬上給我買了機票,讓我再飛一趟安陽”。跑遍全國的博物館,這是他第一次有這樣的“體驗”?!胺浅2灰粯?,一般的博物館是不理你的?!彼麑δ戏街苣┯浾哒f,“很少遇到博物館的回應,即便有回應,他們的出發點只是為了消除影響,絕大多數都是希望我能夠刪帖?!?/p>
但這一次情況與眾不同。3月12日,殷墟博物館辦公室主任李文靜在安陽紅旗渠機場接到了弓撕機。一見面,弓撕機反而有點不好意思?!皼]想到惹出這么大的麻煩!”他說。
“你可千萬不能這么說,這可不是麻煩!”李文靜說。
“安陽速度”
洹河在安陽市北打了一個“乙”字形的大彎,殷墟宮殿區遺址就坐落于“乙”字的西方,隔河望向東面,正方形的殷墟博物館新館像是一座剛剛從黃土中被挖掘出來的銅方鼎。只是對于這只大鼎來說,“挖掘”的速度似乎有點太快。
新館2021年3月正式動工,中間經歷了疫情的延宕,到2023年5月,已經完成了主體工程的結構施工?!斑@個速度算是安陽速度,很快很快了,一個博物館要建好,一般都得五年時間。主要是市里要求把速度提升一些?!崩钗撵o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安陽速度”本來會更快,原定的開館日期為2023年10月28日,但因為玻璃幕墻、外墻面當時都還沒有完全到位,所以開館日期延遲了四個月。2024年2月26日,博物館沒有試運行,直接開放。
2024年3月,殷墟博物館新館多媒體展廳。南方周末記者 王華震 攝
而即便到了2024年3月份,施工還在進行,從館內朝北望去,還能看到建筑工人在鋪設北門外的地磚?!斑@么匆忙開放,有問題在所難免?!惫簷C在他的文章里羅列了十幾條需要改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