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拉克沙塵暴中,探訪安息古城
哈特拉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個阿拉伯王國的首都。帕提亞帝國的開國君王名為阿薩息斯,中國史書以其名稱將帕提亞稱為“安息”。
也許安息送給了中國獅子,中國則出口了自己的龍,它們都在遷徙中變了形——我在心里開了個玩笑。
在遭到ISIS惡意破壞后,哈特拉被列入了世界瀕危遺產。
責任編輯:楊嘉敏
“你們得先去買票,然后才能去哈特拉?!本频昵芭_幫我們攔了第三輛出租車依然被拒載之后,終于從司機那里知道了外國人拜訪哈特拉的要求。對伊拉克人則沒有這種要求,他們想看哪個古跡直接免費進去便是。
第四輛出租車穿過摩蘇爾市區,將我們載到了尼尼微省古跡與遺產監察局,幾座建在尼尼微遺址角落的板房——一座2000年前的帕提亞遺跡的管理機構,位于2700年前的亞述古城之上,時空的轉換讓我突然懵了一下。
與哈特拉的美杜莎石雕確認過眼神。 攝影 紀韓,黎瑾
從亞述到帕提亞
把行李拎下來,出租車便離開了。保安指引我們一直朝里走,直到最里頭那間辦公室。屋內的工作人員彬彬有禮地用英語問明來意,又讓我們打開手機地圖:“先到尼尼微省旅游管理機構申請許可,再來我這里買票,才能去哈特拉?!?/p>
我算了算路線,1.5公里步行距離并不太遠,但此刻我們身在尼尼微遺址,在近40度高溫下走下荒蕪的古城、穿過暴曬的公路,再去另一個語言難通的政府機構解釋一番,著實麻煩。工作人員也許看出了我們臉上為難的表情,比了個手勢請我們先坐下,然后拿起電話不知跟誰用阿拉伯語交流了一番。
幾分鐘后,他拿著一沓門票過來,表示可以直接賣票給我們了。旅途中我們已經多次體會:在伊拉克,規則通常是麻煩的,但往往又是可通融的。我和同伴喜滋滋地拿著票走回門口,才想起來,除了這個監察局,尼尼微遺址上什么都沒有,要打車還得拎著行李箱在坑坑洼洼的荒地上走幾百米下到公路。
剛勉強走了幾步,一輛車從身后駛出,停在了我們前面。副駕的車窗降下,一位女士探出頭用流利的英語說道:“你們好!要去哪里?我們可以載你們一程?!闭f著,開車的男士已經下車來幫忙把行李放進了后備箱。
我和同伴坐進后排感激不已。這是在伊拉克旅行的第二個“定律”:幾乎每次遇見麻煩,都能得到當地人的幫助。女士抱住身上的兩個孩子——小一點的緊緊地倚靠著母親不肯回頭,大一點的則站在座位上好奇地望著我們——在車輛的顛簸中介紹,她是在古跡與遺產監察局工作的一名考古學者,身為工程師的丈夫來接她下班正好遇見我們,雖然沒法帶我們直接去110公里開外的哈特拉,但一定幫我們找輛車過去。
“但真的要今天去嗎?現在起沙塵暴了?!迸恐赶虼巴?,我才發現告別荒丘上的尼尼微后,摩蘇爾市區竟也是黃土飛揚。剛剛還強烈的陽光此刻早已被沙塵遮蔽,擁堵的公路上車輛掀起陣陣塵土。
“哈特拉可是真的位于沙漠中,”女士還想勸我們,“跟摩蘇爾不一樣,摩蘇爾在底格里斯河邊,但哈特拉周圍除了沙什么都沒有。先跟我們回家,明天再去吧?!?/p>
“但我們剛買的門票只在今天有效?!蔽铱嘈χ卮?。伊拉克相關部門售賣的每處古跡門票都長一樣,印著“拉瑪蘇”雕像和烏爾古城的塔廟,但這天工作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