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大學生的思考:選擇實習,如何才能不后悔?
從“新”出發,意味著要主動走出舒適圈,迎難而上,更意味著要調整競爭邏輯與自我定位,這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放下包袱,直面焦慮,是每個面臨就業季考量的大學生應有的覺悟。
責任編輯:溫翠玲
本學期開學沒多久,我的朋友圈就炸開了鍋。原因僅僅是各大班級群的一則消息:“2024年秋季學期教育實習基地選定工作相關要求已經在官網展示,請同學們注意選定截止時間?!彼写笕膸煼渡急灰笤谝恢苤畠却_定大四上的實習學校意向。于大多數同學而言,其日常還未曾了解過一線的教育信息,突然來的抉擇讓大家有些無所適從,班內瞬間便被焦慮的氛圍所籠罩。
實習畢竟不等同于招聘,實習學校的質量也與招聘沒有直接關系,大家為何如此焦慮呢?背后的原因是多元的。
首先,實習工作的安排是一個信號燈,傳遞著清晰的就業導向信號,對于長期浸潤在簡單有序校園環境的同學們來說,實習牽動著就業,背后潛藏著巨大的不確定性,人本能對未知的恐懼感被喚起。
其次,學校提供了數百個基地,從人盡皆知的諸如北京人大附中、廣東實驗中學等名校,到地方性的中小學,選擇不可謂不豐富??蛇@世間造化偏就如此,有一種煩惱是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