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占他人車位事件頻發,業主財產權應得到更有力保護 | 快評
強占他人停車位雖然看起來是“小事”“私事”,但這類事件頻頻發生,嚴重侵犯業主產權,甚至已經到了嚴重影響社會秩序的地步。公權力應該及早介入,把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否則,由此導致事態升級、產生嚴重后果的可能會越來越多。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哈爾濱的李先生很苦惱,他的私家停車位總是被一輛車占據。多次溝通未果后,李先生焊上鐵條把車位圈了起來。但兩天后,車主自行拆掉了鐵條,把車開走。車主甚至發信息給李先生,說李先生圈住他的車違法,已經報警。
據報道,此前李先生曾多次與車主溝通,對方不僅置若罔聞,態度還非常惡劣。而李先生的遭遇,凸顯停車位業主維權之難。這樣的遭遇也不是孤例,在社交網絡上,類似的例子實在太多太多。
毫無疑問,業主購買了車位后,車位就成為業主的私人財產,業主擁有車位的所有權和排他性的使用權。民法典明確規定,私人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占、哄搶、破壞。即使暫未使用,其他車主未經允許也不能擅自占用停車,否則就侵犯了業主的財產權利。這在法律上清晰明了,沒有任何模糊之處。
但問題是,自己的車位一旦被人“霸占”,業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