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酒攜手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舉行君子文化研討會
2024年3月31日,習酒攜手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在清華大學圖書館報告廳舉行君子文化研討會。
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彭剛,清華大學原黨委副書記胡顯章,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彭凱平,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君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歐陽沁,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段江飛等,以及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師生代表出席活動。
習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德芹,習酒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楊鳳祥,習酒股份公司文化總監陳平出席活動。
君子有緣不分天南地北,以君子之品致敬君子精神
君子文化源遠流長,承載仁愛智慧,融匯誠信禮制,是中華民族千錘百煉的文化基因和獨特鮮明的精神標識。習酒與清華因君子文化結緣,近年來展開深入交流、形成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傳承和弘揚君子文化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彭剛致辭)
彭剛在致辭中表示,梁啟超先生在清華以“君子”為題發表的演講,為清華校園文化、育人特色和辦學風格注入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內核。此次社會科學學院君子文化研究中心在習酒集團的支持下,開展君子文化專題研討,對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社會科學學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未來,希望社會科學學院君子文化研究中心積極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社會和諧發展提供精神支撐和文化滋養;希望社會科學學院的青年教師們堅持“力求客觀、絕不冷漠”的治學風格,積極回應時代關切,深入地解讀君子文化在當代社會和國家發展中的價值與意義,推動君子文化走向世界。
(張德芹致辭)
張德芹代表習酒集團向百年學府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君子精神致敬。他表示,清華大學為傳承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作出巨大貢獻,學校所倡導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也是習酒的價值遵循與使命擔當。自誕生之日起,習酒就厚植了君子文化的基因。幾十年來,習酒在發展壯大的同時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始終與大山里的人民不離不棄、唇齒相依,竭盡所能幫助弱勢群體,為共同富裕、社會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如今,習酒也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納入《君品公約》,成為習酒員工和全國習酒經銷商的行為準則。自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和清華大學共同加強對君子文化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宣傳,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踐行君子品格。
成立君子文化研究中心,開啟君子文化探索新征程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經過多次調研、反復論證、不斷碰撞,在習酒與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共同推動下,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君子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歐陽沁介紹君子文化研究中心基本情況)
在研討會上,歐陽沁介紹了君子文化研究中心的管理架構,和計劃開展的工作與目標。他表示,君子文化研究中心將積極發揮研究功能,彰顯教育功能,增進轉化功能,提升傳播功能,與社會科學學院文化建設、師德師風建設、育人工作緊密結合,推動君子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為培養高素質的君子之才作出積極貢獻。
(楊鳳祥發言)
楊鳳祥發言表示,君子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一次深情回望,更是對未來發展的一次深刻展望。未來,習酒將矢志不渝支持君子文化研究中心各項事業,竭盡全力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保障,積極配合君子文化研究中心的調研、考察、指導活動,確保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推動君子文化在當代社會的廣泛傳播與應用。
深挖君子文化價值內涵,推動君子文化走向全世界
君子之道貫古今,君子之風彌天下。在研討會上,與會嘉賓、師生代表圍繞心中的君子是什么、如何挖掘君子文化深刻內涵、新時代下如何做真君子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發表獨到見解。
(胡顯章作主題發言)
胡顯章作主題發言,回顧了君子文化的起源和對清華的深刻影響。他指出,大學是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高地,肩負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希望君子文化研究中心不忘初心,肩負起研究、傳承、發展、傳播君子文化的使命,引導社會進行文化選擇的自主性和自覺性,同時立足當代做好君子文化的創新性轉化和發展實踐,不斷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彭凱平作總結發言)
彭凱平表示,君子文化研究中心未來將努力朝三個研究方向前行。一是跨學科,對君子文化進行深層次探索、交流與合作;二是跨國際,把君子的多種語言轉化到產品實物上,表達君子之品概念,助力君子文化推向國際;三是跨人群,君子文化不僅體現在先進知識分子身上,更表達于基層老百姓身上,要將“知敬畏、懂感恩、行謙讓、懷憐憫”的君子品格向全社會傳輸。未來,希望和習酒繼續保持交流合作,雙方一起共同努力,加強君子文化的跨人群普及化傳播和“走出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君子有緣,地不分南北;與人和美,物必求至善。作為大山深處的一家民族企業,習酒將始終深耕君品文化,踐行君子品格,攜手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進一步加強君子文化的研究和傳播,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