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家業當行長”:切中的是公眾對公平的疑慮|快評
在就業進入存量市場的形勢下,如果有人將公共機構變成自家的“自留地”,把持優質工作機會,阻塞普通人的就業和上升渠道,自然會引起公眾對于就業公平的疑慮。針對這一事件,農發行應該進行更詳盡的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進行嚴肅處理,回應公眾的質疑。
責任編輯:陳斌
“我想當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行長,繼承我的爸爸。因為我的爺爺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行長,我的媽媽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副行長,所以我想繼承我們的家產?!?/p>
4月3日,一個小男孩的理想,成為網絡熱點。雖說“童言無忌”,小男孩的理想,一時也沒有實現,可以先不去管,但是爺爺、爸爸是農發行行長,媽媽是副行長,是不是真的?若果真有“一家農發人”,那有沒有違反公職人員任職規定,有沒有腐敗,都是需要查清的。
事件成為熱點后,農發行系統內也進行了緊急排查,農發行工作人員回應中國證券報稱,“這是某支行行長的孩子,并不像視頻里講的那樣,家里都是行長,他的爺爺是支行的普通員工,已經退休近20年了,他的媽媽是普通的科級干部。目前正緊鑼密鼓地核實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