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樹集團逆勢增長:“椰樹審美”背后是大眾對后現代陷阱的厭棄?
對“椰樹審美”的推崇,本質上是大眾對西方舶來的“大碼模特”“東方高級臉”“黑美人魚”等“文化多元”現象的厭棄,也是對后現代陷阱的厭棄。
責任編輯:陳斌
2024年2月24日,過去一年頻繁陷入廣告和外觀設計爭議的椰樹集團,在??谑姓匍_新春開門紅大會,其財務報表顯示,集團2023年銷售總額達到50億元,同比增長3.08%;上繳稅金6.82億元,同比增長15.39%;全年總銷量70萬噸,同比增長10.26%。進入2024年后,椰樹集團的銷量增長速度更是驚人,僅在1月份的銷量,已較去年同期增長20%。
很顯然,椰樹集團“特立獨行”的外觀設計、電視廣告和網絡直播間風格,并未影響到其相關產品的銷售。相反,巨大網絡流量被其成功轉換為現實銷量。
同時,其“椰樹審美”開始形成品牌效應,不僅成功扭轉了輿論,從飽受非議變成廣受好評,而且培養起一個相當大的粉絲群體,很多人直言不諱地說,本身對椰汁飲料不感興趣,但是受到椰樹產品的“頂級審美”吸引而成為了忠實消費者,希望椰樹以“頂級審美”整頓廣告界的“不正之風”。
那么,“椰樹審美”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標準,它是如何迅速獲得了公眾的青睞和認可,其背后又隱藏著何種社會思潮的變化呢?
多元審美——對審美規訓的解構和反抗
在前現代社會,人們業已明知,審美不僅是一種天性,一種本能,也可以成為一種權力,一種某些時候甚至是壓迫性的力量,誰掌握了對審美標準的定義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