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遺忘丸和助憶寧
想知道制藥廠是如何發財致富的嗎?年輕時賣給你遺忘丸,到你行將老去再賣給你“助憶寧”。
美劇《律師風云》有一集講到一起官司:一個未成年女孩遭到性侵犯,內心厭惡懊惱。她做科研的父親提供了無毒無害的“遺忘丸”,只要在限定時間之內服用,便可以刪除大腦中的壞記憶,就像緊急避孕藥似的。女孩不想帶著傷痕活下去,樂于服用。她的母親卻極力反對,告上法庭。
在藥物有效期內,法院緊急開庭。結果母親勝訴了。
在法庭上,辯論的焦點不是要不要尊重未成年當事人的意愿,也不是怎么做才對身心有利(這永遠是未知數),而是人類該不該拋棄壞記憶。
律師辯稱:我們無法一遇災難就試圖抹去。悲傷的記憶有時反而能讓人吸取經驗并創造出偉大的作品。每個人都需要過去,正如國家需要歷史。女孩憤怒而失望,她被迫依照這個冷靜而宏大的判決來生活。
而我相信,就算我們把所有悲傷、尷尬、屈辱、惡心的記憶統統用一粒藥丸刪除,恐怕也只會使我們變得空洞而非完美——就像一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一樣。
我曾祖母年輕時在鎮上開3家豬肉店,十分彪悍。但從91歲到逝世的7年中,她都相信她是91歲。漫長的一生不再給她造成負擔,惟一糾結的是:自己究竟把500元錢藏到了哪兒。這比起坐在太陽下反復玩味風光或遺憾的往昔,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
我猜我有一天也會因遺傳導致阿爾茨海默癥發作,據說初期的癥狀是健忘。幾乎從童年時代起,我便有健忘小姐之稱。記憶力脆弱仿佛是刻意摧殘的結果,因為我們總是習慣于命令自己放棄壞記憶,打破自然抉擇程序。缺少遺忘藥丸的幫助,這個過程當然更復雜。
事隔多年,我們才會明白這一切都是徒勞。它們還在那里,就像刪除文件后遺留在硬盤上的碎片。有人把它稱為潛意識里的影像,這些影像最終釀成了一種深入骨髓的疾病。我想,那個急于吃藥的女孩如果能預見這種更可怕的后果,或許也寧可壞記憶留在意識層面吧。
如果有一天我們除了甜美的回憶一無所有,一定又會生出吃膩蜜糖后的空虛感。于是,我們又需要另一種藥尋回帶苦味的真實感,尋找那些憂傷的過往,哪怕是一次爭吵也成了寶貝。
小說家帕慕克曾經寫過:把你的地址給我,我會拿歐洲最新的藥給你。這種名叫“助憶寧”的藥,能夠疏通腦部被尼古丁和苦澀記憶所堵塞的血管,不用多久便能把我們的生命帶回一度遺失的樂園。
想知道制藥廠是如何發財致富的嗎?年輕時賣給你遺忘丸,到你行將老去再賣給你“助憶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