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冷門國家留學,能逃避內卷嗎?

換個地方,換個活法?

責任編輯:李屾淼

最近,全球化智庫(CCG)發布了《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23-2024)》(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雖然中國留學生總數穩定發展,但是大家的留學理念正在發生變化,一些冷門目的地國家成為中國留學生的選擇。

除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傳統熱門,意大利、愛爾蘭、瑞典等歐洲國家,以及馬來西亞、泰國等非傳統熱門留學目的地國家和地區,也開始成為不少中國學生的選擇。不同于傳統熱點地區,這些國家可能意味著相對低廉的學費、更短的學制以及較為寬松的社會環境。

在內卷、“996”越來越普遍的今天,去冷門目的地國家留學就更輕松嗎?《南方人物周刊》聯系了近10位在不同國家留學的人,他們的目的地包括希臘、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泰國、馬來西亞等等。他們中有人考研失敗后去留學,也有人厭倦了工作的重壓決定給自己放個假。

在與《南方人物周刊》的對話中,他們都坦承自己留學的念頭由來已久,契機或許是對一成不變的生活的恐懼,或許是對規律日常的渴望,又或是換個行業安身的勇氣。

赴異國生活往往意味著將自己浸潤已久的關系網絡連根拔起,從頭再來。這其中既有學習新語言的困難、文化適應的障礙,也包含對陌生國度社會保障體系的不習慣。真實的留學生活總是快樂與沮喪并存,而這些,絕非互聯網上常見的重啟人生的成功敘事那么簡單。

拋開浪漫化的想象,去冷門目的地國家留學也是一項經過計算的決定。許多受訪者都提到學校排名是他們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其次是學費與生活成本。在這些計算的背后,也不乏寄希望于通過高性價比留學獲得考公考編資格的人。

最后是走與留的問題。根據《報告》,近年來,在新冠疫情和國際關系變化等因素的推動下,留學人員回國潮涌起??陕涞矫總€個體,直到做出決定前,他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都不明晰。許多受訪者都向《南方人物周刊》提到想留下來的計劃,但同時,他們也在準備著回國工作的材料和考試。也有人為了延遲做這項決定的時間,決定讀博。

內卷不會因為留學而消失,人生也不會真的重啟,但至少,他們再面對這一切時的心態變了。

我們選了三個受訪者的故事,以下是他們的講述:

“往前走就會有路的”

木易 27歲 馬來西亞 馬來亞大學教育管理在讀

去馬來西亞留學前,我在一家國有控股銀行工作了三年,從普通柜員做到基層管理。那時候我額外的營銷任務很重,公司不允許我們下班不接電話,理論上雖然是早八晚六,但工作到晚上11點也是很常見的事。節奏像在大廠,收入又沒有大廠高。我們的工作壓力大,我沒有多余的時間享受生活,周末也只是在代謝工作日積攢的壓力。

我是學日語的,進銀行是機緣巧合。其實我做得還算順手,薪資也不錯,但我從工作的第一天開始就不喜歡這份工作,就這樣膈應了三年。說到底,我不想過這種一眼望得到頭的生活——有份穩定體面的工作,結婚生子,把孩子養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