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之下,紅旗開啟“新”敘事
一個年輕的城市,在奮發中沉淀出自身的歷史;一家悠久的企業,在突破中引領著公眾的出行未來??缭綍r空,兩者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對話。
深圳,又名鵬城。從90年代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到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再到全球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這座年輕的城市如搏擊風云的大鵬,一路闖關破陣、勇往向前,沉淀出值得被書寫的城市奮發史。
跨越性改變的背后,蘊藏著寶貴的歷史經驗和發展規律,這在深圳具象為一種恒久的精神資產——創新。同樣的精神,也體現在一家民族企業對汽車研發的探索上。
2024年3月20日,紅旗新能源子品牌首款戰略車型——“安心駕享純電轎車”紅旗EH7于深圳首發。區別于公眾以往對紅旗汽車的嚴肅莊重形象認知,紅旗EH7的此次亮相令人耳目一新,也透露出紅旗的品牌“新”敘事。
新趨勢:新能源進入分化期,中國汽車一路疾馳
作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全新“賽道”,新勢力造車者不斷涌現,傳統車企加速轉型,帶領中國汽車工業經濟連續8年穩居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第一。
如今的中國汽車企業,已經成長為全球汽車產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由于我國汽車行業起步較晚,曾經的民族汽車企業一直是陪跑者和跟隨者的角色。時過境遷,隨著2008年中國首次推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至今,十余年的奮發后,已然重塑整個市場的競爭格局。
隨著市場發展壯大、產品不斷豐富,用戶對于品牌的選擇偏好也在發生變化。據汽車之家《2024中國新能源車用戶需求與產品洞察》報告調研數據顯示,新能源意向用戶整體對中國品牌的偏好度更高。
由此可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潛力仍舊巨大,伴隨其中的則是不可避免的風險與挑戰。
此間,蔚來、小鵬等新勢力造車者層出不窮,更有小米、富士康等跨界造車者扎堆入局,巨大的市場吸引全球廠商紛紛升級求變、搶灘登陸,競爭愈發白熱化。
“造車新勢力最終只有少數幾家能活下來”,汽車行業內這樣的說法并非危言聳聽。銷量大跌,持續虧損,國內汽車市場不斷加劇洗牌,國外車企放緩電動車發展步伐,部分車企或因規模過低、盈利能力不足等問題面臨淘汰風險。
視覺中國/圖
21世紀新汽車研究院發布的《新造車企業競爭力報告(2023)》顯示,中國新造車企業在經歷過萌芽期、成長期之后,已經進入到第三個發展階段:分化期。在這一階段,新造車企業之間的銷量差距逐漸拉開,新造車企業在發展戰略上,開始分道揚鑣。
過去的十余年間,新能源汽車產業走過迷茫和狂熱,逐漸回歸理性。浪潮之下,有人落寞退場,有人未來初顯。紅旗,便是后者的典型代表。
新突破:從“國車”到“國民車”,實力讓情懷落地
作為紅旗新能源子品牌首款戰略車型,紅旗EH7在外觀設計上大膽創新,前臉造型呈現出“微笑”狀,與過往的紅旗燃油車型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外在風格,更加彰顯年輕化、時尚感的氣息。
紅旗EH7,是紅旗新能源子品牌的首款戰略車型
這并非是紅旗在造車領域的首次突破,回顧其過往發展歷史,這種內在基因早有端倪。
紅旗的誕生,始于1958年的一個夢想。此前,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成功研制出新中國第一輛轎車——“東風”轎車。為滿足國家對高級轎車的需求,一眾技術工人在“乘東風,展紅旗”的感召下攻堅克難,1958年8月1日,歷時33天時間打造出的第一輛紅旗牌高級轎車,自此紅旗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的一面旗幟。
據當時的總工程師韓玉麟回憶,車身的設計思路需要體現民族特色,最終選中了把中國扇面元素與汽車前臉進風口結合的方案。此外,工具匱乏也是當時一大難題,于是廠里“張榜招賢”將一輛國外品牌轎車拆散,2000多個零件擺在臺子上,誰覺得自己能做便把零件拿走。
紅旗幾乎是舉廠里全員之力,締造出了屬于汽車工業史的不朽傳奇。它是大國重器也是大國底氣,曾被意大利國際著名造型大師譽為“東方藝術與汽車工業技術結合的典范”,持續蜚聲海外。
此后的它,一次次亮相國際展會,被編入《世界汽車年鑒》,迎接世界政要、國際友人……不斷承擔著自己從出生起便被賦予的使命,也承載著一代人的民族情懷和記憶。
理想飛揚,情懷落地。眾望所歸的目光中,紅旗于改革開放后開始了自身市場化的進程,從官方用車走向群眾的出行需求中,逐漸“飛入尋常百姓家”。
受限于技術上的“卡脖子”問題,幾度經歷寒冬之后,紅旗練內功、投研發,2018年,紅旗H5正式在北京車展上市,售價、外型、空間上的變化,都表明其已走向了公眾。
對于在創新上從未止步的紅旗來說,新能源下半場的浪潮,更是恰逢其時。
新發展:基于底蘊、成于創新,“新紅旗”的第一步
2022年,中國汽車所表現出的市場活力、技術競爭力和企業創新力,讓全球汽車產業的“新能源時代”加速推進。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2070萬輛,同比微增1.8%。新能源車預估批發銷量達到649萬輛,同比暴增96%,滲透率達到27.6%,較2021年提升12.6%。其中自主品牌市場占比首次突破50%,屬于中國汽車品牌的時代已經到來。
在此背景之下 ,2023年1月8日,一汽紅旗在廣州召開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發布會。這是五年來一汽紅旗的第三次“戰略發布”。相比2018年的“否極泰來”,這一次的紅旗將主題定位于“向新而生”。
2023中國一汽紅旗品牌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發布會
過去五年,紅旗以年產銷超過30萬輛的成績躍居二線豪華品牌首位。面對全新的技術趨勢和競爭格局,新能源剛好成為紅旗再攀高峰的新動力。相較于在產品質量、企業運營困境中沉浮的新勢力,傳統車企往往擁有著更成熟的供應鏈體系、更雄厚的資金實力以及更深入的用戶認同感。
會上,紅旗表示全球汽車產業正處于重大轉型變革的關鍵時期,紅旗品牌將堅定而明確地“All in”新能源,全域推動所有車型電動化。紅旗的新能源探索之路由此開始。
同年的上海車展上,紅旗宣布,在主品牌下,進一步完善明晰品牌整體架構,構建“新能源”“節能車”“紅旗金葵花”子品牌。各子品牌將在主品牌和總理念的統括下,擁有相對獨立的理念、標識和設計語言。
其中的“紅旗新能源”,無疑是整個發展版圖中的核心布局內容,可見其自我革新和轉型升級的決心。
縱觀行業,歷經十余年的醞釀發展,雖然新能源產品的安全性能逐步提升,但續航里程短、充電不方便、更換成本高等因素常常成為用戶的出行焦慮,影響其購車意愿。聚焦新紅旗的首輛新能源作品紅旗EH7,可以看出紅旗已經做好了準備。
著眼標識,命名為“旗妙雙翼”的紅旗新能源專屬LOGO,不僅明顯區別于傳統紅旗標識,簡潔的設計也蘊含著新紅旗聚焦新能源、聚力綠色智能出行的決心。
基于全新的FMEs“旗幟”超級架構,紅旗EH7定位為一款中大型轎車。從氣韻鮮活、造型靈動的設計語言,到舒展實用、靈動智能的舒適座艙,再到高效率電驅系統、平穩舒適的駕乘體驗,和820km超長續航、多重安全防護的信賴與安心……每一處細節都與紅旗新能源“創建美妙出行、美麗體驗、美好生活,打造世界著名、綠色智能、消費者熱愛的汽車品牌”的愿景互相映照。
紅旗致力于打造綠色智能汽車品牌,為用戶提供美妙出行體驗。
結語
當全球車市加速洗牌,新老品牌持續追逐。比起搶占先機的“競速”,紅旗的新能源轉型之路看似慢了一步,實則是數年磨一劍式的厚積薄發。
植根于深厚扎實的技術基因,從歷史走向未來的紅旗EH7,是“紅旗新能源”邁出的第一步,也是紅旗轉型升級的關鍵一步。
如今,新能源賽道進入分化期,如何將微笑曲線延續下去?長期主義的心態、突破創新的勇氣、靜水流深的實力,是紅旗開啟的品牌“新”敘事,也或將是新能源后半場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