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算盤”:美日菲舉行三邊峰會,以色列從加沙大規模撤軍丨知世分子

鑒于美日菲之間圍繞戰略目標與成本分擔方式的分歧,以及各自存在的內部制約因素,短期內三國難以形成正式的安全同盟。

伊朗可能的報復力度和方式、以色列國內政治情勢的發展,均會影響巴以沖突接下來的走向。

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所謂“繳獲”伊朗的武器,還是在打心理戰,想給對手難堪。

責任編輯:姚憶江

本期主持:南方周末記者 王瑭琳

點評嘉賓: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副研究員 孫文竹

中國軍事專家 張學峰

浙江外國語學院環地中海研究院研究員 李興剛

上海政法學院東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楊震

防務

首次舉行三邊峰會,美日菲為何頻繁勾連

當地時間2024年4月11日,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美國總統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從左至右)在華盛頓白宮舉行三方峰會前合影。(視覺中國/圖)

2024年4月11日,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菲律賓領導人首次舉行三邊峰會。美媒報道稱,會談的中心議題是“針對中國集體展示三方海上力量”。

值得關注的是,早在上個月的3月29日,美國《華盛頓郵報》以《為應對與中國的戰爭,海軍陸戰隊正在調整作戰方式》為題,披露了美軍以“打擊中國”為目標新組建的“瀕海團”的備戰內容。

4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域外國家,在南海不斷拼湊小圈子,以合作為名搞對抗,以和平為名“秀肌肉”,這是一種地地道道的霸權行徑。任何外部勢力的介入都不會影響中國維護自身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決心和意志。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副研究員 孫文竹

大國競爭背景下,在美國主導的“印太”“小多邊”安全合作架構下,美日菲三方安全合作近期表現較為突出。美國尋求整合盟友資源遏制中國,以維系自身霸權;日本期待借助盟友體系力量提升國際地位,成為真正的“政治大國”;菲律賓希望抓住機遇為經濟和軍事發展爭取外部支持,謀求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

在“航行自由”“自由開放的印太”等所謂“共同價值觀”的引領下,美日菲推動常態化軍事聯合演習,提升聯合海上警戒監視能力,并呈現“泛安全化”趨勢,探索將安全合作拓展到經濟、科技等領域。

鑒于美日菲之間圍繞戰略目標與成本分擔方式的分歧,以及各自存在的內部制約因素,短期內三國難以形成正式的安全同盟。

中國軍事專家 張學峰

目前,菲律賓希望拉攏更多的域外大國為自己在南海的一些舉動撐腰,而重視拼湊“小圈子”“小集團”的美國也樂見日本和澳大利亞介入南海。

菲律賓這是狐假虎威,美國自己感覺給菲律賓底氣沒那么足,所以拉攏域外國家給撐場面。

縱然美日的綁定更加緊密,但是如果未來日本甘愿作為美國攻擊中國的跳板,或者“后方基地”。日本必然會引火燒身。美國卻可以跳出第一島鏈,隔岸觀火。而菲律賓對于美國的利益和在美國外教版圖中的地位遠不及日本。雖然現在美國時不時給菲律賓打氣、撐腰,但是如果美國要拋棄一島鏈的某個盟友,那么菲律賓將是第一人選。

可見,這兩個國家資源甚至主動成為美國“反華戰車”的一員,是極為不理智的。

突然從加沙大規模撤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