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參救“三國”——漫畫版四大名著浮沉史
漫畫版四大名著東渡日本4年、登陸韓國2年后,終于回到漫畫原創地——中國。二百多人力,四百多萬成本,中文版四大名著漫畫怎樣從命懸一線到幸逢貴人劫后重生。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吳達
漫畫版四大名著東渡日本4年、登陸韓國2年后,終于回到漫畫原創地——中國
40歲的陳維東,看上去比他的年齡還要老邁。坐在他的“敬學堂”茶社,你很少能看到他的笑容,他總是眉頭緊鎖,很嚴肅,一如他在官方網站上的形象。
他的官方網站稱他為“中國漫畫江湖大佬”。
在接受南方周末兩個多鐘頭專訪里,他總是一個人自顧自地說,說他歷時八年漫畫四大名著怎樣從命懸一線到幸逢貴人劫后重生。
不干了
2002年的某一天,沖動的陳維東喊來他的追隨者,宣布了以四大名著漫畫突破日式漫畫包圍圈的理想。
那時候,年過而立的陳維東,已不再是8年前那個初涉漫畫圈一無所有的毛頭小伙子,而是彼時中國最優秀最有名的漫畫工作室的老板,“中國漫畫界最富有的人”。
1999年,是陳維東和他的天津神界漫畫公司時來運轉的一年。
這一年,北京少兒出版社給了他們一個訂單:3個月內做6本科學家的漫畫。
陳維東傻了。通常一個作者一個月只能畫24頁,6本漫畫1200頁的任務,對于只有8個人的工作室而言,簡直就是一項不可能???0萬元酬勞實在是天文數字。
陳維東接下訂單。他借鑒了流水線生產模式:一個主筆帶領人物助理、背景助理、顏色助理等等若干個助理,外加一個編劇,就可以鳴鑼開工。
陳維東剛一說出流水線和主筆的概念,兩個漫畫人當即請辭,過去每個漫畫人都是主筆,現在做流水線上的“工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