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難盡”念高士 | 人來人往

多年來高先生不但對中西文化交流貢獻良多,經他穿針引線而促成的文化盛事更不知凡幾,例如抗戰時期為協助賽珍珠推廣中國戲劇到百老匯而翻譯了老舍的《桃李春風》;介紹張愛玲跟夏志清相識;為白先勇翻譯《臺北人》擔任導航手等,因此,高克毅不但“志高”氣昂,更堪稱“文化高士”而無愧。

責任編輯:邢人儼

高克毅自畫像。作者供圖

高克毅自畫像。作者供圖

寫這篇文章時,琢磨要用什么題目,倒是躊躇了好半天。

跟高克毅先生(筆名喬志高)相知相交數十年,由他于1972年從美國遠道來香港中文大學創辦“譯叢”開始,到他2008年在美國冬園辭世為止,我們多年來一直往返不斷。轉眼間,不知不覺中,他已經離開十六個年頭了。十六年是段很長的日子,但也過得極快,一個當年襁褓中的幼兒,經過了十六載悠悠歲月,可以成長為二八年華的美少女,或朝氣勃發的美少年;但是一位年高德劭的長者,一旦駕鶴歸去,哪怕他曾經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業中,貢獻超卓,又有多少人還會對他念念不忘呢?除了他的至交好友,除了曾經受惠于他的晚輩后學。

還清楚記得,1999年5月19日那天,在佛羅里達冬園高克毅先生的府上,我曾經訪問他,下一本書叫做什么?他含笑回答說:“下一本書的題目已經想好了。叫做《一言難盡——我的雙語生涯》。一方面,我的一生為雙語所困,單用中文或英文都說不清,人生的事太多,千言萬語,一句話也說不完?!北娝苤?,高先生是位幽默大師,又是位善用“雙關語”的高手,他口中的“一言難盡”,含義豐富,兼有“中英雙語”及“千言萬語”雙重意思,的確高妙無窮!

時間又過了七八年,高先生喪偶之后,生活孤寂,除了書信往返,我經常以長途電話越洋慰問,我們一聊就聊不停,什么心底話都說。高先生通常還是積極樂觀的,尤其談起文壇譯壇訊息或文化界好友近聞時,更是興致勃勃。那一回,他突然感喟說:“我這一輩子,真的是一事無成!”我聽了一怔,心想為何突然從“一言難盡”變成“一事無成”了呢?“怎么會呢?你一生對中英雙語及文學翻譯的貢獻這么大,從1973到1982年都擔任‘譯叢’的主編,你翻譯的《大亨小傳》《長夜漫漫路迢迢》《天使,望故鄉》等名著,成就之高,無人可及,你是中英互譯的大家,眾人心目中的活百科字典,你可別瞎謙虛!”想不到的是電話另一端的桑榆老人仍然堅持己見,說自己活了一輩子,什么都沒有做成。站在文化大山峰頂的高人,如此虛心謙沖,那我們這些仍在谷底徘徊仰望的后學,豈非更要愧煞?這就不由得使我念及好友、鋼琴詩人傅聰來了。每當想起他演奏過后,在后臺皺著眉、流著汗,一面抽著煙斗,一面躬身自省,嚴厲批評自己“不行!不行”時,那種專注,那種懇摯的神情,真叫人動容!原來,這世上真正的高人都是虛懷若谷、永不自滿的,唯有那些淺薄的俗物才會庸碌自滿、沾沾自喜。

高先生1972年來港中大履新,擔任“翻譯研究中心”的資深訪問研究員,1975年就返回美國了,當然他還是盡心盡力遠在大洋彼岸遙控“譯叢”的編務,直至1982年。然而,翻譯中心跟當年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