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渡江戰役第一船的故事
當年劃著小漁船夜渡長江偵察敵情、乘小火輪在浦口渡江首先占領南京總統府的情景,歷歷在目。遺憾的是,近年來,有些人多次在報刊上發表文章,聲稱是他們首先渡江占領南京、首先占領總統府的。這不符合真實情況。
責任編輯:劉小磊
4月23日,是南京解放60周年,60年前,到底是哪支部隊首先進入南京城,進入總統府的?且聽老戰士的回憶——
光陰似箭,轉眼間南京解放已經60年了。
回顧60年前,我們這些原35軍103師偵察連的老同志不禁感慨萬千。當年劃著小漁船夜渡長江偵察敵情、乘小火輪在浦口渡江首先占領南京總統府的情景,歷歷在目。遺憾的是,近年來,有些人多次在報刊上發表文章,聲稱是他們首先渡江占領南京、首先占領總統府的。這不符合真實情況。
在戰友聚會時,我們的老領導,原35軍政委何克希、原104師政治部主任羅晴濤、原103師偵察科科長沈鴻毅,多次要求我們把這段歷史整理出來?,F在他們都已去世了,我們這些健在者也都已年過八旬,我們有責任使后人了解歷史真相。
103師、104師都爭著要乘小漁船去南京偵察
1949年4月22日,35軍完成了“三浦”戰役(長江南京段北岸的江浦、浦口、浦鎮)后,與南京隔江相望,直接威脅南京國民政府。這時南京地下黨發來情報,說跡象表明,南京國民政府在作逃離準備,現在南京城內兵慌馬亂,建議立即渡江。
當日下午,103師直屬偵察連機槍班班長徐傳翎在浦口附近小河岔蘆葦叢中找到一條小漁船。上級命令立即派偵察員進入南京與地下黨直接取得聯系,了解國民黨撤退虛實,以便實施全軍渡江。當時在浦口的103師、104師都爭著要乘小漁船去南京偵察,兩師互不相讓,因小船是103師搞到的,最后軍政委何克希決定讓103師偵察連派便衣偵察員渡江。
103師接到軍部命令后,立即派偵察科科長沈鴻毅具體組織實施。他到偵察連后,命令便衣排副排長何鵬帶隊,挑選作戰勇敢機智的孫晉海、魏繼善、尹鴻亮、周建喜等5位同志擔任此任務。出發前,沈鴻毅特地交待:一是弄清南京國民黨黨、政、軍撤退虛實;二是在江南最好能搞到比較大的船,我們在浦口隨時接應,萬一不行要作最壞打算。
夜幕下,小船顛簸在滔滔長江之中,向下關電廠方向駛去。當小船劃過長江中心水域時,遠遠聽到國民黨軍艦的馬達聲。我江北炮兵陣地立即炮擊,敵艦轉頭就跑。何鵬等人平安到達與地下黨約定的下關電廠附近。很快,一位中年人迎面走來,用暗語接上了關系。
事后了解,這位中年人是下關電廠的副廠長,中共地下黨員,遺憾的是至今不知道他的尊姓大名。
下關電廠是當時我國最大的火力發電廠之一,是宋子文私人財產,早有我地下黨組織活動。這位副廠長是受當時中共南京市委書記陳修良委派負責接待過江來的我軍偵察員的。
在電廠食堂匆匆吃了晚飯,他帶著何鵬等人到廠房一間小屋里,詳細介紹了南京情況及敵軍江防重點、巡邏規律。他說,南京現在很亂,國民黨兵到處搶東西,政府官員大部分逃走,李宗仁也走了,大軍渡江,現在是最好時機,你們過來,最好還是在此上岸,我們隨時接應。
何鵬等人從廠區出來,打算在下關碼頭搞條船回去,發現在江堤上有國民黨兵巡邏,還不時聽到槍聲。碼頭上也沒有船只停泊。走遠一點去找船,憑他們五個人恐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