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白鴿:新質生產力催生新型消費變革
2024年4月14日,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舉辦期間,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和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聯合主辦、南方周末報社承辦的2024中國消費發展論壇在海南??谡匍_。本屆論壇以“把握消費脈搏,洞察發展機遇”為主題,邀請政界、學界、商界的多方代表共同研討中國消費新趨勢,探尋高質量發展的潛在機遇。
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以《新質生產力催生新型消費變革》為題進行演講。以下為演講內容:
非常高興與各位相聚海南,參加第四屆消博會重要活動,“2024中國消費發展論壇”。消博會不僅是展示全球消費精品的舞臺,更是推動消費市場交流互鑒、創新合作的重要橋梁。習近平主席在致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的賀信中指出,舉辦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提供一個全球消費精品展示交易平臺,有利于世界各國共享中國市場機遇,有利于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也有利于中國為世界提供更多優質消費品。對于在動蕩中前行的世界經濟和處于變革之中的全球消費市場而言,消博會恰逢其時。
此次“2024中國消費發展論壇”,由南方報業集團、中改院聯手,發揮“媒體+智庫”特色優勢,打造開放、高規格的交流對話平臺,聚焦消費新時代的前沿問題和趨勢。相信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從封關在即的海南自貿港出發,能為消費市場注入新動能。
一、擴大消費是重要的國家戰略基點
消費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是恢復和擴大需求的關鍵所在,早已被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2024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將“著力擴大內需”列入工作任務清單,要求更好統籌投資和消費。商務部確定2024年為“消費促進年”,從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擴大服務消費、優化消費環境等方面著手,開展消費促進活動,推動消費轉向持續擴大。
據統計,2023全年最終消費支出拉動經濟增長4.3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82.5%。從2023“消費提振年”到2024“消費促進年”,消費對于中國經濟的基礎性作用將更加顯著。我國正在不斷探索消費新空間,推動消費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二、我國消費市場處于變革升級關鍵期
回顧改革開放進程,可以發現改革開放的四十多年,是我國居民消費升級的四十多年。我國居民的消費結構經歷了從最初追求“量”上滿足的生存型消費到追求“質”上飛躍的發展型消費,再到追求“性價比”的服務型消費的升級過程。消費市場不斷升級擴大,呈現螺旋式上升趨勢。我國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在全球消費市場和供應鏈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當前,我國消費市場正處于變革升級的關鍵階段。近年來,受到我國人口結構、收入結構的變化,全球經濟格局的變革以及后疫情時代的到來等影響,我國消費市場發生飛速變革。需求側,人們的消費習慣、消費理念不斷演變,國內外市場需求動態變化;供給側,近幾年的改革有力驅動了消費新浪潮,商品與服務供給結構不斷優化,個性化、多元化、高品質的產品層出不窮。
整個消費市場雖然受到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全球貿易增長下滑的大背景影響,但新興業態顯著增加,且變化速度快,已經形成新型消費,即以互聯網、數字技術、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為支撐而形成的一系列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和新服務。
三、新質生產力引領下的消費新趨勢
新型消費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新質生產力推動消費變革的生動寫照。具體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于創新,這不僅包括供給側的技術創新,也包括需求側的應用場景和消費體驗的創新,進而催生了消費品以舊換新,釋放了新興領域的消費潛能,滿足消費者更高的需求;二是新質生產力助推了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和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改善了勞動環境,從而提高了消費市場的質量和效率。
在新質生產力驅動下,我國消費市場近期呈現出以下新趨勢:
一是數字化、智能化消費加速。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深度融入人們日常生活,個性化定制、智能推薦等新型消費模式廣受歡迎;數字消費蓬勃發展,今年1-2月全國網上零售額達21535億元,同比增長15.3%,并且在線下消費回暖情況下,形成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消費模式。
二是綠色消費蔚然成風。在新質生產力推動下,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的消費理念得到廣泛傳播,消費者對綠色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循環經濟、共享經濟等環保消費模式得到推廣,新能源汽車、節能家電、有機食品、再生材料制品等綠色消費品市場迅速擴大。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
三是服務型消費迅猛增長。這一趨勢不僅體現在餐飲、旅游、教育等傳統服務業上,也涉及信息技術服務、健康管理等新興服務領域。消費者更加注重消費過程中的體驗和情感滿足,追求個性化、定制化的服務,以及沉浸式、互動式的消費場景。
四是追求“性價比最大化”的理性消費。受到疫情和人們對經濟預期較為悲觀的態度影響,消費群體不再盲目追逐溢價或犧牲品質的低價消費,而是追求消費帶來的功能和情感雙重價值。
由此可見,新質生產力引領下的新型消費,是科技與生活的深度融合,需求與供給的精準匹配,以及傳統與創新的和諧共生,是經濟轉型與社會進步的鮮明標識。
四、新型消費如何變革
供需兩側協同發力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之舉。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沒有需求,供給就無從實現,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給;沒有供給,需求就無法滿足,新的供給可以創造新的需求?!?/p>
當前,我國城鎮化進程還在持續,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長,生活改善和體驗升級的需求還很多。這意味著新型消費有很大增長空間?;仡櫄v史,反觀當下。消費的需求在時刻發生變化,但需求量一直都存在,關鍵在于如何釋放市場動能,利用新質生產力激活消費。
一是堅持以消費新需求為導向。消費市場升級的核心動力在于深刻洞察并積極回應消費者的新型需求。這意味著,消費領域的各項活動應緊密圍繞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的訴求展開。既要關注Z世代年輕人追求時尚、科技、便捷的消費偏好,也要考慮老年群體對于健康、便利、舒適產品的特殊需求;既要挖掘一線城市消費者對高端、定制化服務的需求,也要關注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地區的消費者對實用性強商品的需求,實現多點開花、百花齊放的市場格局。
二是激活民營企業在消費市場上的勢能。民營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具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靈活的創新能力。在消費市場的升級過程中,我們應當充分發揮民營企業的積極作用,優化營商環境,鼓勵其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產品創新和服務升級,尤其把握日益增長的服務型消費需求。
三是激發數字化、綠色化消費潛力。數字化、綠色化是新時代消費市場的兩大重要趨勢,也是我國消費市場關鍵特征和優勢,應加快未來產業與消費市場的結合。數字化能夠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消費體驗,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而綠色化則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有助于提升市場競爭力。
四是加快培育新型消費的關鍵領域。新型消費代表著消費升級的方向。在文旅、體育、健康、醫療、精神文化等新型消費業態上既要注重創新,也要同時完善市場監管,優化市場環境,使這些細分消費領域可持續發展,而非曇花一現。
五是始終關注國際市場,堅持對外開放。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是今年的主旋律。在全球經濟深度融合的今天,我國消費市場要更加積極融入全球消費體系,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一方面,引進國外優質商品和服務,滿足國內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國際化、多元化消費需求;另一方面,推動中國品牌、中國服務走向世界,提升中國消費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同時,積極參與全球消費規則制定,維護消費者權益,促進全球消費市場的公平、開放、包容發展。本屆消博會將有11個RCEP成員國318個品牌參展,消博會已經成為RCEP各成員國共享中國開放機遇、開展經貿國際合作的重要平臺和有力見證。
總體而言,新質生產力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消費格局,催生新型消費變革。市場存在空間,潛能亟待激活。擴大內需、開拓消費市場空間,不單是增加購買力,更是提升消費品質,優化消費結構,實現從“有”到“優”,從“多”到“好”的消費升級,讓人民在共享發展成果中提升獲得感、幸福感。
希望我們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深化交流、凝聚共識,為推動消費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