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買競品汽車被開除?不競爭義務的邊界應該更清晰 | 快評

法理上來說,公司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支付工資,所購買的只是員工在工作時間內的勞動義務,公司并不能因此干涉員工工作時間之外的生活。

另一方面,員工如果在工作時間之外從事與競品有關的業務,確實也可能會與其本職工作產生利益沖突。哪怕這種行為是完全的義務勞動,不從競品公司獲得任何回報,同樣可能會損害公司的利益。

從這個角度來說,員工確實應該負有一定的不競爭義務。但是,這種不競爭義務必須有嚴格的限制,不能成為公司任意干預員工私人生活的借口。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有網民反映其因為購買了競品汽車而被任職的汽車公司開除,引起關注。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有網民在社交平臺發文稱,自己是某汽車公司員工,在提車小米SU7的5天后被公司開除,理由是違反競業協議。

事件引起關注后,該汽車法務部發布情況說明,稱該網民姚某某因為購買競品汽車而被開除一事不實,其曾為公司用戶發展部門負責社交媒體/私域運營崗位的工作人員,但公司發現其自2024年年初以來,以個人名義在多個社交平臺開設賬號,持續為某競品品牌宣發內容、進行車友群運營,與其崗位職責直接沖突,嚴重違反職業道德和不競爭義務,且存在多次無故曠工行為,公司因此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于法有據,且合情合理。

這一事件讓人思考,在社交媒體時代,員工的個人生活與職業生活之間需要有多大的隔離?員工使用競品的產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