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新政拯救了美國嗎?談談邏輯與現實的分際
邏輯上我們可以定義一個絕對的圓形,但現實中由于制作工藝的局限和誤差的存在,我們永遠無法真正制造出一個絕對的圓形。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對邏輯的使用,因為我們按照邏輯上的圓形來要求,越是接近我們的要求,這個圓形的產品越是能夠發揮它的作用。比如輪胎,比如軸承,再比如各種球類。
責任編輯:陳斌
“羅斯福新政”在今天的歷史教科書上幾乎完全是一個正面的形象,但如果從經濟學角度細看一下這段歷史,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比如著名的“謝克特家禽公司訴合眾國”案,通常稱為“謝克特案”,這是美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最高法院案例。
案件的大背景是美國大蕭條時期,羅斯福在“新政”中推出了一個立法《全國工業復興法》(National Industrial Recovery Act,簡稱NIRA),并且成立了聯邦政府機構全國復興管理局(NRA),目的是通過促進工業合作、減少競爭、管制工資和價格等手段來恢復經濟和促進就業。而實際內容,卻是一些事無巨細的管制條例。
這些管制對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標準和工作時間等等都做出了規定,管制給了執法官員原來沒有的尋租機會和特權。而謝克特家禽公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盯上了,被指控的罪名主要是違反了《全國工業復興法》中關于活禽質量的條款,包括最低工資標準、最長工作時間限制,允許顧客挑選家禽,以及出售來自其他州的“不合格”雞肉,即所謂的“病雞”。所以這起案件也被稱為“病雞案”。
案件一波三折,才開始謝克特兄弟被判有罪,在被巡回法院拒絕上訴之后,官司打到最高法院。在法庭上,代表工業復興局的律師稱:“國家處在緊急狀態,因此必須執行緊急法律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如果政府不發揮作用,只是抽象地保護自由,而不是保護人民免于大蕭條的蹂躪,將導致更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