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過后,中國制造業或能實現跨越發展
這個時候對中國企業來講就是一個機遇,在高端產品銷路不好的時候,再一次推出廉價商品占領市場。所以我呼吁企業趕快改變市場戰略,生產實用型的產品。
責任編輯:鄧瑾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專訪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
我認為當前是中國繼續擴大進出口的最好時機,是吸引外資的最好時機,也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最好時機。
如果我國經濟復蘇首先是外貿先復蘇的活,那么浙江一定是在各省中最先復蘇的。
經濟危機之后,中國的制造業在某些領域甚至可能超過發達國家。
南方周末:上周五公布的3月份外貿數據顯示,中國的進出口仍在下跌,已成為今年保八的最大變數。您過去長期負責外貿工作,您的觀察和建議是什么?
魏建國:為什么中國的出口會下滑?是因為機電產品不好銷了,而我們的出口里面70%到80%是機電產品和高科技產品。這些產品主要出口到歐美,這兩項下滑也導致了出口的整體下滑。
除了歐美,中國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出口下滑幅度并不大,其中對非洲的出口還在增加。
據我了解,3月份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止跌回升,其中服裝、家具、鞋類、箱包以及部分家用電器的出口均呈現正增長,這是因為發達國家更多地購買本國不生產的低檔商品,而這些低檔商品其它發展中國家又沒有能力生產,因此訂單又回到中國。
通過最近在東莞、深圳、上海等地的調研我發現,目前能夠維持工廠運行和發展的是自主品牌產品,國內國外市場都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反而像西門子、飛利浦等貼牌、定牌生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