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生困在二本線
“藝考是捷徑”,這是一些人多年來形成的刻板印象,但“捷徑”正在漸漸變成一座“獨木橋”。2024年是藝考改革全面落地的第一年,其最大變化是文化課分數線的提升。??荚盒5匿浫》謹稻€提升至二本線,院校統考中文化課的成績占比也提高到50%。
改革后最直接的變化是報考人數的減少。央美招生辦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文化課過低,考不到本科線的,可能會放棄”。2024年安徽省級統考中,美術與設計類考生為2.4萬人,比2023年減少近八千人。中國美術學院2024年報考人數降至2020年的一半。
為什么強調文化課?汪曉曙曾任教育部美術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他四十多年的教學經驗是,入校時文化水平高而專業水平相對弱的學生,四年后甚至可能成為班上專業水平最好的。因為他們的認識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更強,在學習過程中,更可能事半功倍。
中國的藝考熱可以追溯到2002年,當時全國設置藝術類專業的高校僅597所,如今已增加到近2000所。伴隨藝考熱,藝考培訓市場曾野蠻生長。從2015至2022年間,藝考機構數量從873家增加至6474家。
眼下,距離高考僅剩一個多月。與二本線相差的幾十分,使很多人與目標院校的距離由近在咫尺變成遙不可及。不管是家長還是學生,都要清醒地意識到,今后學藝術可能要付出更多。
責任編輯:吳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