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經歷“冰與火”,“364境外債”淡出城投平臺
張銘解釋,境外債的買方主要是境內的金融機構,債券發行前會和金融機構談好購買事項,相當于境外債就是走一個通道。
364境外債繞過政策監管,容易導致新增債務。此外,其發行利率一路走高,也與各地嚴控融資成本的政策不符。
責任編輯:張玥
2023年,城投發行的364境外債規模攀升最快。視覺中國/圖
備受城投平臺追捧的“364境外債”產品,正逐步淡出市場。
2024年一季度,全國僅發行了2只城投公司的364天境外債。此前一個季度,一共發行了15只。
多位城投公司高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們所在的城投平臺已無法發行364天境外債。
境外債,指中資企業在境外市場發行的債券。364天境外債,則指發行時間在一年內的境外債券。過去兩年,364天境外債的主要發行對象是城投平臺,債券種類為美元債。
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10日,各地共發行了104只364天境外債,其中城投平臺發行了57只,占54.81%;非城投企業發行47只,以地產公司、金融機構為主。
為何城投青睞364天境外債?又因何剎車?
監管少,發行簡單
按照現行規定,發行一年期以下的境外債,無需向國家發改委申請備案登記。如果發行人不選擇債券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