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改革十字路口的古巴印象
水泥地也是坎坷不平的,破舊的電線桿,電線橫七豎八地橫亙在廣場上,周邊的國家廣電大樓、劇院和國家圖書館規模竟不及我們臺州,而且因年久失修而破爛不堪,看了令人心酸與郁悶。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經濟拼圖
2008年底,我們訪問了古巴。古巴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和破舊的城市建設給我們留下了深刻而抑郁的印象。
到達古巴哈瓦那機場已是下午5時半,令我們吃驚的是機場內居然隨處可以吸煙,工作人員也在抽。來接機并全程陪同我們6人團的居然有司機、翻譯及其領導3人。未進午餐的我們希望能先用餐,沒想到被嚴肅告知,在古巴一切活動必須嚴格按計劃執行。我們的晚餐時間計劃在晚上7點,時間還沒到,不能先吃飯,必須先參觀。
哈瓦那的公路路況不好,就是水泥路也是“顛簸不平”,路上汽車不多,馬車居然與汽車同道而行,行人橫穿馬路是“司空見慣”。建筑都很破舊,廣場并不寬廣,水泥地也是坎坷不平的,破舊的電線桿,電線橫七豎八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