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十分有其一, 揭秘廣東首季信貸數據背后的變與不變

廣東2024年一季度貸款余額同比少增,一方面是由于2023年一季度疫情結束后,經濟社會加快恢復,信貸投放明顯加速形成了高基數;另一方面與2020-2022年的一季度同期均值相比,2024年一季度仍多增了148億元。

廣東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涉農貸款和普惠小微貸款等政策大力支持領域的貸款余額同比均呈兩位數增長,增速遠超全省整體貸款增速。

目前21家金融機構在粵分支機構已獲相關再貸款發放,包括3家政策性銀行、6大國有商業銀行以及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企業可向上述金融機構申請優惠利率貸款支持。

責任編輯:謝艷霞

作為全國金融第一大省,廣東省2024年一季度信貸投放情況如何?

2024年4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相關部門負責人在一季度全省金融運行形勢新聞發布會上稱,當季廣東社會融資規模增量1.2萬億元,本外幣貸款余額增加1.1萬億元,存款余額增加1.3萬億元,三項數值增量均占全國同期約1/10。金融第一大省地位更加鞏固。

與此同時,廣東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涉農貸款和普惠小微貸款等政策大力支持領域的貸款余額同比均呈兩位數增長,增速遠超全省整體貸款增速。

一季度信貸數據背后反映了廣東金融業哪些變化?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調查統計處副處長鄒煒在回答南方周末提問時表示,廣東信貸投放節奏更平穩,投向結構更優化,信貸區域分布更趨均衡。

不變是方向。一季度金融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廣東金融業繼續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培育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等方面發力。

信貸同比為何少增?

在新增貸款高達1.1萬億元的同時,卻同比少增2353億元。既然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信貸增速為何不升反降?

鄒煒向南方周末解釋,廣東2024年一季度貸款余額同比少增,一方面是由于2023年一季度疫情結束后,經濟社會加快恢復,信貸投放明顯加速形成了高基數;另一方面與2020-2022年的一季度同期均值相比,2024年一季度仍多增了148億元。

在金融機構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的政策要求下,廣東信貸投向結構有何變化?信貸資源正加速流向科技創新、普惠小微、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其中,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和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相關領域的信貸增速全部大幅領先貸款總體增速。具體而言,廣東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涉農貸款余額、綠色貸款余額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分別同比增長30%、20.5%、18.3%、37.2%和19.6%,均大幅高于全省8.2%的貸款整體增速。

從信貸投放區域分布觀察,廣東在粵東西北地區貸款余額同比增長9.5%,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粵東西北地區貸款增量占全省比重由2023年同期的8.2%提高至9.8%。

在結構和區域優化的同時,貸款價格優惠同步共進。2024年3月份,廣東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3.66%,同比下降0.11個百分點。其中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3.72%,同比下降0.48個百分點。

但數據背后亦顯短板和不足。鄒煒表示,從一季度信貸數據看,部分領域增長基礎尚不穩固,商貿流通、市政基礎設施和保障性住房等領域信貸需求潛力還需進一步挖掘。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認為,廣東社會融資規模、存貸款規模等金融總量數據仍占全國約1/10,金融第一大省地位更加鞏固,也與廣東經濟占全國份額基本一致;增速與廣東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也基本匹配,對廣東乃至全國實體經濟回升向好的支持作用進一步凸顯。

21家駐粵金融機構獲科技創新再貸款

科技金融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當下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而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則是助力科技創新和提振經濟的重要舉措。一季度,廣東金融業在此方面有哪些實招?

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貨幣信貸管理處副處長陳瑞介紹,根據國務院行動方案,廣東省出臺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人民銀行總行近期新設了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工具,通過低成本的再貸款資金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重點領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在落實層面,目前21家金融機構在粵分支機構已獲相關再貸款發放,包括3家政策性銀行、6大國有商業銀行和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企業可向上述金融機構申請優惠利率貸款支持。 

為積極推動政策在廣東早落地見效,人行廣東省分行聯合相關部門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助力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提出包括“推動創業投資機構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吸引創業投資機構和高端人才來粵發展”“拓寬創業投資的資金來源和退出渠道”和“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擴大科技信貸規?!钡?9條措施。

在支持領域上,人行廣東省分行激勵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初創期和成長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首次貸款和工業智能化數字化等5個重點領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各金融機構可參考相關部門提供的備選企業和項目清單,在風險自擔和自主決策前提下發放貸款后,向人民銀行申請再貸款政策資金。

建立部門間協調聯動機制,推動形成企業和項目清單

新的央地協同金融監管體系建立后,如何協同也是企業和金融機構普遍關心的話題。在設備更新方面,人行廣東省分行組織召開省政府相關部門座談會,建立部門間協調聯動機制,將銀行機構集中反饋的問題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推動形成企業和項目清單,出臺配套支持措施。目前,廣東累計梳理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項目六百余個。同時,人行廣東省分行繼續用好“粵科融”支小再貸款專項額度。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認為,以再貸款為代表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是彰顯金融功能性第一位原則的重要抓手。設備更新再貸款政策能否達到預期效果,企業和項目清單的數量和質量是關鍵。作為貨幣政策的執行者,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應深化與行業主管部門的協同聯動,盡快推出高質量的項目清單并持續迭代更新,同時及時出臺配套支持措施,為政策落地實施創造良好條件。

基于企業對新政策知曉率偏低的現實情況,各金融機構在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政策宣講同時,應善用各種傳播手段和傳播渠道,盡快讓這一優惠政策為更多企業了解掌握,從而推動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用好用足政策優惠,促進更多金融資源投向科技創新、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領域。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