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心頭愛,又一次被大人搶走了?
從心理機制上看,不管是破壞型,還是旋轉重復型的解壓玩具,內在邏輯都是把情緒實體化,讓人們將情緒轉移到玩具上并釋放出來。
責任編輯:梁欣婷
解壓玩具千千萬,這一次潑天的富貴終于輪到了捏捏樂。
捏捏樂,顧名思義是一種捏著玩的玩具,用手擠壓或者拉扯后松手,它又會緩慢恢復到原來的形狀。有時,人們又叫它捏捏、慢回彈,是一種主要以記憶海綿、軟膠等為材質的解壓玩具。因為便宜又好玩,捏捏樂曾在小學生群體中特別流行。
不過,這款解壓小玩具現在也被大人們盯上了。從被種草到入圈試玩,甚至開起了自制捏捏店,大人們樂此不疲,捏捏樂也乘著東風成為解壓玩具的新頂流。根據相關平臺數據,捏捏樂相關的標簽和話題瀏覽量都在幾十億。
解壓玩具進入2.0時代
根據前程無憂發布的《職場人2023情緒調查》報告,88%的職場人認為自己的情緒狀況變得更壞了。除了婚戀、買房買車等生活重擔,2023年各大企業裁員、降薪的消息讓打工人的生活雪上加霜。學會如何解壓成為成年人的必修課之一。
把時間往回推十年,提到解壓神器,人們大概會想起《愛情公寓》里的關谷神奇,他有一個解壓妙招,那就是捏方便面。每當他不高興,只需要去超市買來方便面捏一捏就會變好。隨著清脆的聲音響起,面餅逐漸揉碎,壓力也在無形中釋放了出來。
另一個常見的解壓神器是泡泡紙,在易碎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