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校長詐騙巨款充值網游3000萬:應正視“氪金”游戲成癮的負外部性 | 快評
從責任自負的角度講,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有消費自主權。網絡游戲作為一個龐大的產業,也貢獻了龐大的就業和收入,甚至推動了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發展。
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沉迷于網游,過度消費,一旦超出了個人支付能力,就可能誘發違法犯罪。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說,網游的成癮性、負外部性和賭博相比也不遑多讓。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女校長詐騙5000萬后自殺身亡”引發的一場訴訟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不少關注。
據紅星新聞報道,四川瀘州市合江天立學校小學段原校長童敏于2017年至2020年間,詐騙學生家長、親友等5000余萬元,并將其中的3000多萬充值到一款網絡游戲中。案發后童敏自殺身亡。刑事案件因犯罪嫌疑人身亡而被撤銷。近30名受害者為了討回被騙的錢財,將童敏父親、童敏給網游充值的渠道財付通以及游戲運營商告上法院。
受害者們的訴求能否被法院支持,姑且不論。但這一巨額詐騙案件,再次向公眾展示了“氪金”游戲可怕的一面。
詐騙嫌疑人童敏前30年的人生經歷,可以說是一部農村女性通過奮斗獲得成功的勵志史。童敏1977年生于四川瀘州農村,雖然父親是火柴廠工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