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純外貿企業的漫漫轉型路
內貿的風險和投入都遠遠大于外貿,但往往更賺錢的是外貿。金融危機以來,就看出了區別,今年的東莞,內銷的企業訂單明顯多了,而外銷的生意越來越差。
責任編輯:肖華 鄧瑾
采訪人:南方周末記者 劉丁,特約撰稿人 溫海玲
受訪人:東莞尚景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 鄧曉玲
為何工廠都愿做外貿?
相比起來,內貿的風險和投入都遠遠大于外貿,但往往更賺錢的是外貿。
我們這家公司是1986年靠接外貿訂單起家的,但在做的過程中,感到只接外單不是長久之計,因為企業的生存能力由訂單決定,訂單旺季的時候很賺錢,可淡季的時候卻容易陷入危機,所以我們很早就走上了內貿的轉型之路。
但轉型并不是只要勤奮和有事業心就可以,而是非?,F實的事情,需要強大的資金后盾,因為轉型就意味著投入。
與外貿相比,內貿面臨的情況更復雜。
對企業來說,做外貿只需要兩個部門就夠:市場部、財務部;而內貿則至少要有開發、行政、財務、市場、客服等五個部門。廠家對外貿生產的工作流程是,從外商手里拿到訂單,之后就派專門人員跟單,組織生產,按時交貨即可。商品技術設計方面,由外商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