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有很多經驗和教訓”:趙鼎新的社會學系改革風波
趙鼎新最擔心的是,如果將來有什么變故,“這樣小心培養起來的學術氛圍會變”。
“他得罪了非常多的學界大佬,他看得上的沒幾個?!绷址舱f,“一方面他要搞改革,說現在的學術體制不行,另一方面又要參加學科評估。這就相當于你一邊罵人家,一邊又想人家給你投票,這怎么可能嘛?!壁w鼎新對此予以否認。
發自:杭州
責任編輯:李慕琰
在芝加哥大學任教多年后,趙鼎新自2018年起回國入職浙江大學社會學系,2021年11月至2024年2月擔任浙江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陳勁 攝)
聊起趙鼎新,浙江大學社會學系的老師和博士們經常用到的稱呼,不是“趙老師”,不是“系主任”,而是“老趙”。
2024年3月11日,老趙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社會學系系主任。在那天社會學系的新聞通稿里,老趙說,今后他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參與社會學系的事業發展,不遺余力地為辦好社會學系貢獻力量”。離開系主任崗位之后,他依然是系里的學術委員會委員。
但是八天之后,系里一次關于社會學系未來的會議,卻沒有邀請這位學術委員會委員——3月19日,浙大社會學系召開了黨政聯席會議,趙鼎新事先不知道有這次會議,也沒被要求列席參加。會議上,浙江大學社會學系黨總支書記陳素珊宣布成立了一個“社會學系學科建設工作小組”,要進行“站位更高”的改革。
19日當天,老趙不在系里,他去了上海,和一家網絡公司談募款。據他說,為浙大社會學系和高等研究院募款,一直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在事后寫給浙大黨委書記和校長的信里,他說,“所有這些事事先都沒有征求過我的意見……簡單講就是否定我主持浙大社會學系工作期間的工作?!彼嫁o去所有和社會學系有關的職務。
據老趙描述,那天會后,系里的青年教師們“人心惶惶”,不斷有人打來電話,問他到底怎么回事。3月23日,這封辭職信開始在網絡上流傳,旋即刮起令浙大校方和老趙都沒有料到的輿論風暴。
3月24日一早,趙鼎新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他說昨晚睡得不好,凌晨接到了很多來自海外的詢問電話,要反復向朋友們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
陳素珊拒絕了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請求,“現在不方便?!彼f。
關于趙鼎新擔任社會學系主任期間,校方對其推動的教學科研改革有何支持、改革成果如何評價等問題,南方周末記者多次聯系浙大并發出采訪函,截至發稿前,未獲回復。
2024年3月發布的泰晤士年度高等教育榜單中,浙大社會學被列為A+,居中國大陸前三。而此前,該學科在國內第五輪學科評估中被評為B,排在十幾所高校之后。(浙江大學社會學系官網 圖)
“沒有人拿文章的數量去衡量我”
趙鼎新最擔心的是,如果將來有什么變故,“這樣小心培養起來的學術氛圍會變”。
這些年來,比起制度框架、論文考核等,田梁更加切身感受到的,是一種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的學術氛圍,“年輕同事之間可以毫無保留、毫無顧忌地討論自己沒有發表的工作”。浙大社會學系至少每兩周舉辦一次“群學肄言堂”論壇,每期一位學者演講,題目大多是分享自己近期的學術進展?!巴瑢W們對這個論壇的反響很好?!崩畛烧f。
學術氛圍的微妙變化,也許和趙鼎新對青年學者考核標準的改變有關。
近年來,浙江大學對新入職的青年學者大多采取的是“預聘-長聘”制度。這一制度源自美國的終身教職 (tenure-track) 制度,在國內高校經常被稱為“非升即走”。從2010年左右開始,國內已有多所985高校實行這一制度。
就浙大文科來說,近五六年來,新招進來的年輕博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