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從哪里找到足夠的持續性的需求?
美國聯邦財政部現在參與咨詢和制定解決這場危機政策的很多人,甚至就是參與制造這場危機的人士。也許等問題發展得更嚴重,欺詐的問題才會被政府視為首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保羅·克魯格曼談世界經濟現狀
在舉行于紐約的記者招待會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暢談世界經濟現狀與問題。
所有人都在今天忙著還債,使得這場災難越陷越深,而雖然中國等國擁有高額儲蓄,但全球經濟尚不知從哪里找到足夠多的需求來支撐復蘇。
作為去年新科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不僅成功預測了20世紀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和這次由美國波及世界的經濟衰退,他還以一個公共知識分子大膽直言的方式監督和批評美國新政府挽救經濟危機的一系列政策。
4月13日,本周一,保羅·克魯格曼在紐約召開外國媒體記者招待會。本報特約撰稿人特此記錄,以饗讀者。
一同借錢,一同還債
所有機構都在同一時間試圖做同一件事 (即付清債務),使這場災難進一步陷入到今天的地步
如果先把探討公有資產和私有資產的區別放在一邊,而從另一個角度思考為什么我們到了如今這個糟糕的狀況,也許會讓人看得更清楚。
在泡沫破滅前,大家(指主要投資機構)都試圖在同一時期借更多的錢,投資更多的資產;而當下的情形則是大家又在努力儲蓄,或在去杠桿化的情形下(de-leverage),很多機構又在同一時間想方設法賣掉更多資產以努力還債。這種非常矛盾的現象,自然加劇資產價格下降,而使情況變得越來越糟。
目前政府巨額投入的策略也使得情況變得更復雜。一些企業因此減少了債務,另一些機構可能還清了債務,所有機構似乎都進入了一個瘋狂的狀態。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