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源研究院院長王仲遠談人工智能:大象不屑于踩螞蟻,但不代表不會誤傷

無人駕駛已經有明確的安全等級分層,分為四個等級,人工智能也應該要分等級制定對應的監管要求,這還沒有形成共識。

過去,我覺得要實現科幻片里超級人工智能的場景還有四五十年,現在感覺可能再用四五年AGI就會誕生。

編程還要不要學,我也沒有答案,可能我會覺得鍛煉的也許不是他編程的能力,而是他邏輯思維的能力。

責任編輯:顧策

2024年4月26日,中美兩國政府共同宣布,雙方達成五點共識,包括將舉行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間對話首次會議。

一個多月前,圖靈獎得主約書亞·本吉奧、杰弗里·辛頓、姚期智等近二十位中外專家,就曾在北京聯合簽署了由智源研究院發起的《北京AI安全國際共識》(以下簡稱北京共識),涉及人工智能風險紅線”和路線”兩大板塊。

這是就人工智能安全達成的首份專家共識,未來也將成為政府間對話的重要參考。

圖靈獎得主約書亞·本吉奧、杰弗里·辛頓、姚期智等近二十位中外專家,曾在北京聯合簽署了由智源研究院發起的《北京AI安全國際共識》,為超級人工智能劃定紅線。(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中美兩國政府為何如此關注人工智能?當前人工智能安全面臨著哪些挑戰?南方周末記者近日采訪了智源研究院院長王仲遠。

王仲遠曾在微軟研究院、美團、快手任職,負責人工智能相關業務。在他看來,一個屬于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大時代正在靠近,而智源研究院是離大時代最近的地方。

智源研究院是成立于 2018 年的一家非營利機構,也是國內最早的大模型研究機構,為這一波國內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的發展作出了獨特的貢獻,炙手可熱的 OpenAI CEO 山姆·奧特曼在中國唯一一次公開演講就是出席2023年的智源大會。

當務之急是進行體系化的設計

南方周末:智源發起北京共識的背景是什么?

王仲遠:智源是國內最早做大模型研究的,一開始就非常堅定地選擇了大模型這條技術路線,認知上我們是領先的。

智源是一個非營利性的第三方機構,本身也承擔著這樣一個責任、使命,有義務讓政府、社會意識到這種風險。

形成監管政策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威脅還沒有實質發生之前,越來越多技術專家開始呼吁,逐漸影響政府制定政策。另一種是,現實威脅實實在在發生之后,政府也會迅速行動。我們希望促成第一條路而不是第二條。

南方周末:北京共識中,不少國外頂尖專家都參與了簽署,他們為什么會認可“北京共識”?

王仲遠:過往這5年,他們很認可智源的學術水平、學術生態的代表性,以及在中國AI領域的代表性。大家也都有充分共識,AI安全需要國際間合作,可能智源是與中國建立合作最好的選擇。

南方周末:北京共識形成的過程是怎么樣的?大家是怎么討論的?

王仲遠:不是先有一個共識,再讓大家簽署,參會的專家基于各自的技術背景,提出主張,這個持續兩天的閉門討論會中,有技術的分享、產業界的分享、學術界的分享,還進行了分組討論,包括最后一天晚上,還有和科技部、北京市政府的對話。

為了讓大家能夠充分討論,也采用了國際對話的一些規則,大家充分發表觀點,這些觀點都不進行任何記錄,也不會對外透露具體某個人的發言內容,就是為了讓大家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