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為何有“悠車子”?清朝時,扁平頭曾是滿族的族群標志
嬰兒的頭部不像成人般堅硬,包裹大腦的幾塊骨片間還留有很大縫隙,枕骨也比較纖薄柔軟。如果長期采取仰臥姿勢睡覺,枕骨就會偏離原先圓潤的形態,慢慢變平。
新生兒的顱骨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類有著靈長類中比例最大的腦袋。這顆給予我們地球最高智商的大腦袋,分娩時卻是個大難題。為了讓產婦分娩時更順利也更少痛苦,人類嬰兒演化出了這軟綿綿不閉合的顱骨,也為大腦以后的發育預留了生長空間。
責任編輯:陳斌
“為什么北方人后腦勺是平的,南方人卻是圓的?”
這個話題每隔幾年就會在網上吵得火熱。很多人誤以為,這是南北漢族的內部差異。其實不然。
有一種說法,辛亥革命的時候,反清義軍為了辨認混進武昌市民中的滿族士兵,會去摸可疑人員的后腦勺:后腦勺扁平的就是滿人,后腦勺圓潤的就是漢人。民國時的《中華全國風俗志》一書就記載,“辛亥之役,摸腦骨以別滿漢,以滿人平直而漢人硬起也”。
滿漢兩族的后腦勺不一樣,這在清代是公開的秘密。乾隆下令修訂的《滿洲源流考》中早就解釋了原因:“國朝舊俗,兒生數月,置臥具,令兒仰寢具中,久而腦骨自平,頭形似匾。”滿族傳統嬰兒臥具“悠車子”,其實就是懸掛于高處如房梁上的木制搖籃。眾多東北民族都有用它育兒的習俗。民間俗傳的“東北八大怪”,其中“養活孩子吊起來”就是指悠車子。
過去東北山林茂密,野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