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偽史論”網絡泛濫:反智者的賽博狂歡
按照西方偽史論的邏輯,西方文明不需要經歷正常文明形態漫長而曲折的演化過程,而是以無知的蠕蠕狀態碌碌無為歷經千年之后,在距今三四百年的時候突然經人點化,然后迅速爆發式崛起,短時間內控制了世界的主導權。然后有組織地、系統性地偽造了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等古代文明的文獻、文物和歷史遺跡,以掩蓋自己“文明強盜”和“科技暴發戶”的本質。
責任編輯:陳斌
近來網上熱門的群體之一是“永樂大典”粉,該群體以“將萬物歸于《永樂大典》”的奇特史觀而迅速出圈出位,新浪微博超級話題#永樂大典#下的討論內容達數千萬之多,與之相關的#西方偽史#等話題也熱度很高,在這些話題之下,活躍著數以十萬計的粉絲,不斷發布著諸如“工業革命全靠抄襲永樂大典”“西方科技史是徹頭徹尾的騙局”“后世杜撰希臘羅馬史”“永樂大典引爆西方文明”。粉絲高達15萬的某大V甚至信誓旦旦地說:
“1800年前,(西方)連字典都沒有,1860年火燒圓明園搶了中國科學典籍之后,西方科學就大爆發。你相信1869年門捷列夫做夢夢見元素周期表嗎?事實上是英法搶了那么多的中國科學典籍,僅憑這兩個國家的力量,根本無法翻譯消化,所以就集整個歐洲之力進行翻譯消化。 ”
盡管這些驚世駭俗的言論之中,有一些是本著戲謔態度在惡搞的“樂子”,但他們戲謔的對象,正是那些真誠相信這些“暴論”的“永樂大典粉”。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魔力,讓這些虔誠而狂熱的粉絲,聚集在這些遠超常識與理性,甚至帶有些許反義務教育性質的荒唐觀點之下的呢?
“偽史論”不是“古史辨偽”的民間版本
中國人很早就注意到,在歷史文獻和傳世文物中普遍存在著人為造假的現象,古人造假的原因五花八門,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滿足當時的需要,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古人扭曲、編造文獻和捏造文物的行為都是一個十足“當代性”的舉動,其并不會考慮這些“作品”在千百年后會成為歷史本身的一部分,給后世的研究者帶來無窮無盡的困惑和麻煩。因此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