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的移動城堡》中的“官魔”與“野魔”
反復將此片看過多遍之后,我的眼光落到了城堡門邊那個不太起眼的四色轉盤上,并愈發相信它會是我們解開謎團的一把鑰匙。
責任編輯:劉悠翔
第一次看《哈爾的移動城堡》還是讀研究生二年級前后的事情。記得當時與同在日語系的同學們討論起這部電影,女同學們大多都為哈爾的絕世帥臉驚嘆不已,甚至已經沉醉癡迷到懶得繼續搭理那個姿色平平卻已在討論現場腳趾摳地的我了。
二十年后,自己做了導師,又與在讀研究生們圍繞這部近來上映的電影舊題新論,或許是由于我們大多從事戰爭研究之故,他們除了表現出對男主同樣的星星眼,宮崎駿的反戰觀念也同樣成為中心議題之一。于是我們的討論就在暖色的愛情神話與冷色的戰爭觀念之間反復橫跳,讓人頗感撕裂和困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自然無可厚非,可是隱約間總覺得某種可以貫通二者的邏輯在我們各得其樂間被輕易打發掉了。比如,這場戰爭是誰的戰爭、因何而起,愛情(戰爭)設定對于戰爭(愛情)來說又意味著什么。
片中的男女主角哈爾與蘇菲。資料圖
反復將此片看過多遍之后,我的眼光落到了城堡門邊那個不太起眼的四色轉盤上,并愈發相信它會是我們解開謎團的一把鑰匙。
四色轉盤:被動逃避與在野自由
因被荒野魔女施了魔法而流浪到哈爾的移動城堡中討生活的蘇菲,在進堡第二天就發現,堡主的生活是通過調控四色轉盤而實現空間切換的。藍色對應港町,綠色對應荒野,紅色對應首都金斯貝里,而黑色僅供哈爾進出使用。
片中的四色轉盤(圖中左上角)。資料圖
四色轉盤的生活看似隨心多變,事實上,從轉盤指針的日常指向以及蘇菲、馬魯克的早市購物都不難看出,城堡的日常生活基本是在港町展開的。在這里,哈爾化名“魔法師詹金斯”與弟子馬魯克以賣咒語為生。
而轉盤上的紅色時刻僅出現過兩次——宮廷使者宣召和蘇菲替哈爾入宮時,其希見正暗示了城堡主人對權力的主動遠離。
哈爾本就是個膽小懦弱之人,后來被蘇菲問及到底有多少個名字時,哈爾坦言這些化名都是“為了自由生活之需”。這便關系到城堡四色轉盤中黑色模式的意義。事實上,此種情形只有在堡主進出的瞬間才會出現,之后便會旋即切回到藍色模式了——這樣做顯然只是為了掩人耳目。而之所以要如此隱秘蟄伏,除了躲避為愛癡狂、為美迷亂、死纏爛打的“魔怔人”荒野魔女,也是為了不被其恩師——王室魔法師莎莉曼所代表的國家權力尋到。
哈爾告訴蘇菲,他之所以難拒國王邀約覲見,是因小時進入魔法學校之初便曾立誓效忠。才華甚高的哈爾是莎莉曼的關門弟子,而莎莉曼是王室的御用魔法師,甚至可對總理大臣和參謀長呼來喚去。若將魔法師分為在朝的“官魔”和民間的“野魔”,那么,哈爾本可成為“官魔”界下一代魔王,在朝堂上呼風喚雨,而不必流浪荒野、賣咒為生。在國師看來,王國培養了你,為國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