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魯“阻耕”再調查:農業大縣耕地倍增后的“煩惱”

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顯示,開魯縣耕地面積從204萬畝增加到399萬畝。

面對新增耕地,如何平衡承包戶、村集體與村民的利益?由村集體對新增耕地收取有償使用費是開魯縣新增耕地高效利用試點工作確定的原則。

“收100塊合理還是收200塊合理,沒有規定標準?!痹谥袊鐣茖W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明看來,土地底數不明確,歷史賬目不清晰,國家層面也難以出臺指導性的規范文件。

發自:內蒙古通遼

責任編輯:錢昊平

2024年4月30日,在開魯縣建華鎮一塊“林轉耕”的土地上,楊樹被連根拔起。(南方周末記者韓謙/圖)

2024年4月30日,在開魯縣建華鎮一塊“林轉耕”的土地上,楊樹被連根拔起。(南方周末記者韓謙/圖)

整個“五一”假期,王志廣都沒休息。作為開魯縣政協副主席、林業和草原局局長,他要在崗,以應對當地可能發生的毀草開墾行為。

開魯是位于西遼河沖積平原腹地的農業大縣。2024年5月1日正午,氣溫已經超過20度,拖拉機正在田地間翻土,為種植玉米、紅干椒做準備。

春耕時節,是一年中禁墾工作最緊張的時候?!疤貏e是放假,老百姓見干部人少了,就偷摸開干”。王志廣直言,在愈發嚴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下,他們的壓力很大。

2024年,壓力更大。

先是國家林草局駐內蒙古專員辦在4月9日到15日,赴開魯督導了毀草開墾問題,要求“全面排查,加大打擊力度”。

緊接著,一起“阻耕”事件成了網絡熱點。4月22日,抖音號“中國三農發布”發布了一條視頻:開魯縣鎮村兩級干部擋在一臺準備開工的拖拉機前——要種地,必須先交錢。雙方僵持下,基層干部說出了“上邊讓我斂錢,我就斂錢”“別找我,我不懂法”等言論。一時輿論嘩然。

無論是毀草開墾還是“種地交錢”,實則都是當地耕地面積增加帶來的“麻煩”。

2021年8月26日,自然資源部公布了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簡稱“國土‘三調’”)數據。內蒙古耕地面積由1.37億畝增加到1.73億畝,開魯縣的耕地面積則增加了近一倍,從204萬畝變成了399萬畝。

增加的原因在于,有農戶承包的草地、林地經過開墾后,被國土“三調”認定為耕地。但也有人承包的草地、林地性質沒有改變。性質不同,意味著承包戶收入的差異:耕地可以種植農作物,每畝每年產出上千元;而草地禁墾禁牧,基本沒有收成。

原先村集體內的耕地承包狀態被打破。有農戶的耕地面積維持在此前的水平,只有兩三畝,有的則一下變成了上百畝。如何平衡承包戶、村集體與村民的利益,成了開魯必須要解決的難題。

由村集體對新增耕地收取有償使用費是解決辦法之一,這是開魯縣新增耕地高效利用試點工作確定的原則,村鎮干部催收“增補承包費”正因此而起。

對于開魯等眾多農業地區而言,第二輪土地承包合同即將于2026年開始大規模到期,要延包,新增耕地如何處置?試點正是要為此探路。

盡管發生了“阻耕”風波,王志廣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項試點還將繼續。

治理“四荒”,政府招商引資

“阻耕”事件發酵后,視頻里的新聞當事人,開魯縣建華鎮雙勝村的承包戶張文軍成了遠近的“名人”。

2024年4月26日,還有黑龍江齊齊哈爾的農戶從七百多公里外,開車八個多小時趕到雙勝村,他們與村集體也有土地糾紛,覺得張文軍或許有解決的門道。

就在兩天前,開魯縣通報,“確保不再有阻礙翻地整地、貽誤農時等行為發生”。視頻中出現的3名干部也分別受到處理,建華鎮黨委副書記紀云浩被免職,雙勝村黨支部書記楊華、村委會副主任華澤亮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現在已經可以下地干活了,錢的事兒,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泵鎸﹃懤m到來的記者們,張文軍開始有些不耐煩。

不過,聽到有人提起網絡上輿論的“反轉”,他被說成了“外來資本家”,張文軍情緒激動:“我們算什么資本家?”

在開魯縣的通報中,張文柱、張文林都不是雙勝村村民,分別是通遼市科爾沁區、廣東深圳籍。對此,張文軍解釋,他同張文柱、張文林是兄弟,原本都是建華鎮六合村人,和雙勝村相隔十里地,隨著工作、生活的變化,陸續把戶口遷出,“這算不算本地人?”

弟弟張文林早年出國留學,回國后在深圳經商,2000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