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丨洛城機密

人是一種矛盾的動物,一方面在固定不變的生活常規之中尋找安全感,另一方面又感到前者單調乏味,總要打破常規,追尋新鮮感。在我們的倫理框架中,能夠安于前者的人往往是高尚的君子,有責任,有毅力,有恒心;倘若人生被后者主宰,我們會覺得這樣的人近似寄生生物。我們既是宿主,又渴望寄生。

責任編輯:邢人儼

“某種程度上,我已經不斷寄生于他人的瞳孔了?!币曈X中國|圖

“某種程度上,我已經不斷寄生于他人的瞳孔了?!币曈X中國|圖

念小學的時候,每學期開學總會有醫生來檢查我們的指甲,為了確定我們的肚子里是不是有蛔蟲。沒有人希望肚子里有蛔蟲,但因為那六邊形的蛔蟲藥實在太好吃了,我們會借同學的修正液,在指甲上畫出一條細細的白線。

理所當然的,寄生蟲描繪了我對寄生關系的最初印象,聽過很多可怕的故事,尤其聽說當這種微小的生物鉆進大腦,會造成癲癇、失明,乃至更嚴重的后果。寄生生物和宿主之間似乎總是敵對關系,很長時間,我也把自己放在宿主的位置,為了我的健康與安全,必須驅逐任何寄生生物。

但自然界沒有倫理,倫理是人類社會依照自身的利益和偏好譜寫的。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つ岵稍f,“要是你殺死了蟑螂,你成了英雄。但要是你殺死的是漂亮的蝴蝶,你就是惡棍。道德基于審美的評價體系?!睂纳x而言,人體不過是蚯蚓的土壤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